國立嘉義大學附設實驗國小,已是第三度參與廣達「設計學習」計畫。學校坐落於有「木都」之稱的嘉義市核心——林森里,周遭散布著阿里山林業繁盛時期遺留下來的珍貴文化資產,包括北門驛、檜意森活村、舊監獄宿舍群,以及隱身街角的老木屋。透過本次策展任務,期待讓每天來往的附小學生,不只是「看到」這些生活周遭的歷史建築,而是能「感受」其存在、深入認識背後承載的時代故事與在地記憶。
提到嘉義,你只會想到阿里山嗎?其實,擁有超過六千多棟木屋的嘉義市,彷彿就是一座藏身都市中的森林!這座被譽為「木都之城」的城市,隨著時代流轉,也悄悄展現出傳統與現代,多樣且迷人的獨特風貌。
而身處「木都」核心的嘉大附小,師生對老木屋懷抱著深厚情感,也因此發展出本次充滿地方連結的情境任務,教學團隊以「光韌」家園為主題,引導五年級兩個班的學生化身為「+1重生魔法師」,從「重生」的關鍵概念出發,透過個人獨特的觀點與藝術創作,為逐漸凋零的城市木屋注入新生命、點亮光采。學生從木屋修復的大師作品中獲得啟發,並走入嘉義舊監宿舍群進行實地踏查、訪談在地專家學者,將田野資料整理並製作出充滿溫度與記憶的老屋摺頁冊;更進一步,從老屋重生的故事中,映照自身的生命經驗,創作出圖文並茂的書籤作品,作為對「重生」的深度詮釋。藉由此次任務歷程,孩子們重新反思自身與城市的關聯,也透過創作,引領領觀眾看見永續、記憶與共生的縮影,讓人對這座木都的未來之光,充滿想像與希望。
大家知道嘉義市有2座森林嗎?「一座是知名的阿里山,另一座是充滿老木屋的嘉義市。」嘉義市擁有六千多棟木屋,檜木房屋密度全國第一。你看見了嗎?用「木」種出來的城市,隨著時代變遷呈現出不同的樣貌。
嘉大附小位於木都的核心,串連阿里山林業興盛時期留下的文化資產,如:北門驛、檜意森活村、舊監獄宿舍群,以及座落遺留在街道上的老木屋。每天來往林森里的你,是否意識到它們的存在,並從它們的興衰中思辨木屋與嘉義市的關聯呢?
今年嘉大附小、廣達文教基金會與嘉義市政府三方合作,請各位+1重生魔法師挑戰以下四項任務,最終策劃一場前所未見的「木都之光」重生特展,用藝術表現創意,展現「光」韌家園的意象。期待這場展覽吸引嘉義市民及遊客漫步在這座森林的城市,感受「重生」的滋味。
運用12件木屋修復的大師作品,策畫一場前所未見的「重生」紙上博物館特展。
踏查、蒐集與訪問嘉義市老木屋重生的故事,將資料彙整成一份「木光映象──老木屋重生摺頁冊」,呈現木屋重生與嘉義市的關聯。
從老木屋重生的故事反思自身與嘉義市的關聯,創造「重生」經典句,製作圖文並茂的「光」韌家園書籤。
為嘉義市民及遊客策劃一場前所未見的「木都之光」重生特展,吸引觀眾的目光,形塑「光」韌家園。
【重生書籤作品規準】
要 | 不要 |
1.尺寸要符合規定、直式創作。 2.經典句要在10個字內。 3.圖文要表達出對重生的想法。 4.圖文並茂,版面要有規劃。 5.造形和色彩有其意義性 | 1.不要橫式創作。 2.不要直接使用他人創作的圖案或文句。 3.不要圖文隨便擺放,沒有規畫。 |
水準 向度 | 魔法學徒 | 見習魔法師 | 魔法師 | 魔導師 |
關鍵概念 「重生」 | 以使用過的重生概念做詮釋 | 詮釋出重生的一般概念 | 詮釋出重生的獨特概念 | 總結重要的內容賦予重生一個獨特的詮釋,展現對自我的期望 |
作品 設計創意 | 使用別人的想法詮釋主題。作品造形無美感,創意平平 | 能概略的詮釋主題。作品造形展現些微的美感和創意 | 能部分地詮釋主題。作品造形富有美感並局部有創意 | 能精準且充分的詮釋主題。作品的造形富有美感並展現獨特的創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