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義市嘉北國小 學習設計師

發韌新生

改變契機

嘉義市嘉北國小的張君聖老師首度以廣達「學習設計師」身分參與「設計學習」計畫,君聖老師觀察到現在學生大多在面對挫折時,缺乏內在應對策略與自我覺察的能力,而隨著AI技術的快速發展,孩子對於未來世界的挑戰也感到好奇與不安。於是啟動此任務,透過執行歷程,慢慢建構孩子的韌性意識,培養面對挑戰的積極心態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情境任務介紹

 

當你遇到難題時,你會選擇迎難而上,還是轉身離開?
你曾經走在路上觀察過路邊那株在夾縫中奮力生長的小樹苗,他是如何適應環境、努力茁壯的?當我們處在瞬息萬變,充滿科技的世界裡,又該如何培養自己的韌性,找尋前行的方向?讓我們跟隨嘉義市嘉北國小五年級學生所組成的「發韌之道」社團腳步,一起尋找答案!

君聖老師以「發韌新生」作為任務關鍵概念,並賦予學生「小小說書人」及「小小保護員」雙重身分,以藉此呼應自身面對成長過程與自然環境中遇到「衝突」與「適應」的挑戰。老師透過一部電影作為情境鋪陳及引導,藉由主角在AI世界中遭遇的困境及展現的韌性,引導學生從中找到共鳴;接續透過自我情緒的覺察、以及實際種植植物的觀察紀錄以及經驗過程,讓學生梳理並討論聚焦出生命在面對逆境時如何展現其「調適」與「韌性」,最後透過AI工具與創意,將個人生活經驗以一本「生命之書」形式呈現,展現每個人最獨特的成長故事與發韌之道。
    

任務信

嗨!各位小小說書人:

在我們的成長過程中,每個人都會遇到「衝突」與「適應」的雙重挑戰。這些挑戰可能來自學校、家庭或朋友,而我們如何面對和解決這些問題,將塑造我們獨特的成長道路。其實,在我們生活的城市裡,也存在著這樣的「衝突」與「適應」的故事。你們知道嗎?嘉義市有2座森林,一座是阿里山,另一座是遍布城市的綠地與公園。這些綠地和公園裡的植物就像我們一樣,面臨著現代社會的挑戰,但它們依然展現出獨特的韌性,在現代化的風雨中茁壯成長。
其實,我們在成長的過程中,就像這些樹木一樣,將挑戰轉化為機遇,以自己的獨特的適應之道,在當代社會中煥發新生。我們將理解在成長與發展的衝突中,如何運用不同的韌性,繪製出前所未見、充滿「發韌」的自己。
今年,學校與廣達文教基金會合作,邀請各位小小說書人,為「自己」設計一個前所未見的「生命之書」,展現你的發韌之道,並挑戰以下兩個任務,而每個任務都需運用創意思維、批判性思考和團隊合作精神,反思自己與小樹苗的關聯,以「發韌知道」展現對自己的展望,最終並策劃一個「發韌新生」特展,希望大家都可以在展覽中學會欣賞並提取,使自己面對生活中的衝突時,擁有屬於自己的發韌之道。

任務一:探索堅韌故事

你們將作為小小調查家,欣賞堅韌的故事,觀察其中面對的挑戰與失敗,完成堅韌故事,呈現所遇到的衝突與調適,並探索其中的「堅韌心境」。

任務二:點亮韌性之光

你們將作為小小保護員,實際種植植物,觀察其生長的歷程,並完成生長日記,了解發現小樹苗在發展與成長的過程中,所遇到的衝突與調適,並提煉其中的「韌性」。

任務三:創作發韌之道

這是最具挑戰性的任務!你們將以自己為主角,成為真正的創新設計師,融入自己的生活經驗,結合體會與韌性,用「生命之書」展現出自己的「發韌知道」,請你們考慮如何將自己的特質、生活經驗與創新設計結合,體現你們的韌性和成長!

不要
1、要用一張四開紙呈現四頁小書。
2、要在生命之書中呈現自我困境。
3、要在生命之書中呈現韌性精神。
4、要在生命之書中呈現調適之道。
5、要在生命之書中呈現發韌之道。
6、以「圖」為主,「文字」為輔完成作品。
7、為你的生命之書命一個獨特的名字。
8、要為自己的生命之書繪製專屬封面。
1、不要把自己當作植物。
2、不要描述自己與植物的故事。
3、不要直接使用網路上的資料。
4、不要只描述自己的困擾的事情。
5、不要只是抄襲別人的「韌性」。

 

委託人    
嘉義市嘉北國小  校    長  侯怡如 
廣達文教基金會  執行長  徐繪珈 
展覽列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