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是第二年參與廣達「設計學習」計畫策展任務的北市大附小,延續「韌性」主題,去年由全球關注的海洋議題出發,而今年同樣融合SDGs,以第十五項:「陸地生態」的目標融入課程,回歸到校園的老樹,藉此探討人與生活周遭自然環境間的緊密承諾以及環境永續的實踐,並進而喚起學生對校園歷史、文化的追憶與珍惜。
你知道每年的3月21日是什麼日子嗎?這是由聯合國訂定的「國際森林日」,這一天,世界各國的人們會以不同方式宣傳、慶祝和實踐愛護森林、環境保護的觀念。在擁有超過百年歷史的北市大附小,也有想要好好守護的樹木及故事,透過這個別具意義的議題,我們一起走進他們的學習任務。
北市大附小的操場邊有四棵近百歲的大王椰子樹,因患「腐朽病」後,在前年移除正式離開了這片校園,教學團隊即以此情境為任務起點,以「樹韌」為關鍵概念,賦予學生「神奇故事屋設計師」身分,透過跨領域任務課程,參與樹「椰」爺樹幹切割保留的歷程,整理校史、校友的相關照片以及自己在校園中與樹「椰」爺的點點滴滴,創作出專屬於附小人與樹「椰」爺間的回憶作品,以及親近並保護樹木的實踐行動。期待透過展覽及學生各種創意觀點訴說著百年校樹-大王椰子爺爺的故事,帶領大家一同感受樹木的魅力與韌性,加入護樹行列。
2023年盛夏,近百歲的大王椰子樹爺爺生病離開了我們, 猜猜他去了哪兒? 與他在校園相遇的每一天處處充滿驚奇, 也捨不得將視線移開。本次課程透過百年大王椰子樹的生病倒塌,讓我們開始關注校園內其他樹木的健康問題,將與樹爺爺相處的點滴與回憶,透過這次的學習,把這段珍貴的歷史與文化遺產傳承下去,為校園增添更多的文化底蘊與生機。以下三個任務,相信各位有創造力的設計師一定辦得到,透過你們的實際行動與最終的策展,讓這樣的守護行動在附小發酵,亦能讓更多人覺察樹木魅力與韌性,展現獨特的附小精神。
樹爺爺守護附小近百年,陪伴我們成長,我們要來辦一場頒奬典禮暨歡送會,製作一面特別的錦旗給樹爺爺,展現爺爺對附小人的意義。
透過文本閱讀及田野調查認識樹木對動物、居民及環境的好處,記錄成觀察手札,反思歸納後採取行動來愛樹、護樹及種樹。
沉浸在一叢叢的樹海後,我們依錦旗歸納出的關鍵概念分成2~4個展區,透過個人和校樹相處的生活經驗與想像,展現校樹獨一無二的魅力與韌性,並創作出一個個前所未見的神奇故事屋,攜手讓校樹的存在更為大家所重視。
期待附小的神奇故事屋設計師們,一起參與113學年度廣達「設計學習」計畫,能以動畫創作、戲劇展演、平面設計、立體雕塑等創作形式,著手策畫【神奇故事屋】特展。在我們用大量時間嘗試去認識樹的美麗與哀愁後,也讓更多人的生命與之連結。
任務說明:
要 | 1.要從自身經驗或感受,展現樹爺爺對附小人的意義。 2.透過文本閱讀和實地踏查後,要能分析並歸納對「校園樹木」的觀點。 3.要關懷和珍惜校園樹木的生長。 4.要為展區完成一個完整且獨特的故事、概念並命名。 |
不要 | 1.不要以同一任務產出的作品作為同一展區內的作品。 2.不要依作品外在形式、技法、媒材而歸類成同一展區。 3.不要只是從旁觀者的角色來探究樹精靈的夥伴故事。 4.不要只有照片呈現歷程,而沒有文字說明。 |
表現水準設定:
向度 | 入門級 | 進階級 | 專業級 |
關鍵概念 夥伴關係 | 大致能表現夥伴的意義 | 能進行跨領域整合並清楚表現夥伴的意義 | 能將關鍵概念創意展現並發揮影響力影響他人 |
任務/作品 | 能初步完成作品 | 能完成作品並詮釋主題 | 作品能充分詮釋主題並展現美感與創意 |
4C | 能表達個人想法 | 能整合自己和他人的想法 | 整合二個人以上的想法,並呈現新想法和創意 |
策展思維 | 無法在策展主題及內容上反應夥伴議題 | 能在策展主題及內容上反應夥伴議題 | 不但能反映議題,並能以獨特觀點述說有說服力及感染力的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