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南市月津國小、臺南市漚汪國小

韌性家園-夢想家

改變契機

參與計畫有兩年合作默契、跨校結盟的臺南市月津國小、漚汪國小,有感於執行任務計畫後,學生對於在地的關注提升,也透過訪談促進更多與社區、家中長輩的互動;今年團隊同樣以學校所在地出發,關注鹽水區、將軍區的老街、著名景點在特定的活動節慶,觀光人潮散去後該如何保持社區「韌性」,注入全新活力。

情境任務介紹

 

你去看過元宵限定的月津港燈節或是鹽水蜂炮嗎?曾走上將軍鹽田的海上步道嗎?百年古城台南,除了這些為人所熟知的活動景色外,其實許多社區、象弄及老街都擁有歷史悠久且重要的故事,然而該如何讓更多人知道且親近,由臺南在地的月津及漚汪國小五六年級學生帶你一探究竟。

跨校結盟的月津漚汪教學團隊賦予學生社區策展人的身分,從關心所在的區域因人口逐漸老化、人口外移等因素,造成社區閒置空間利用率低,整個社區缺乏「活力」為起點思考,透過走入社區踏查,設計問卷了解居民需求,盤點分析,腦力激盪後提案企劃,成為打造出「韌性家園」的夢想家,為所成長的家鄉注入新生命,展現全新韌性,描繪出符合各年齡層、各族群都喜愛親近的生活新願景。
    

 

任務信

各位活力社區策展人,你們好:

你們兒時的玩伴,現在都還住在這個社區嗎?有沒有要好的朋友跟著家人,搬到繁華的大都市生活?以前我們的廟口、老街,也曾經人聲鼎沸,是大家一起逛街的地方,現在卻有不同的面貌。
經歷人口老化、人口外移、社會變遷等因素,造成社區空間利用的程度降低,民眾造訪的次數減少,閒置的後果更是造成空間的衰敗毀壞,雜草叢生,曾經健康活力的社區不再,所以如何提升空間的使用功能並注入全新活力,是我們社區迫切需要的。因此,廣達文教基金與學校共同合作,邀請你為社區居民策畫一個前所未見的社區活力企劃案展覽。請大家發揮創意,展現社區的新活力。

任務一:出動!了解在地活力需求

人人都沒有讀心術,但又好想一探社區民眾的內心世界,試著了解他們對活力社區的想像吧!請根據居民與環境互動的經驗設計訪談問題,透過實地踏查、問卷等方式,了解空間運用的狀況與民眾的需求,整理並分析資訊。

任務二:啟動!設計社區活力企劃案

化身為活力社區設計師,讓所有問題都煙消雲散!
根據收集而來的活力社區資料,結合社區環境與人力資源,設計一個活動,創造一個前所未見適合在環境空間進行的互動體驗,回應民眾的需求。

任務三:驅動!策畫社區活力企劃展覽

運用平面或立體的方式,描繪出社區活動的空間設計,呈現社區空間與居民的活化及進化,將資料、作品整合,策畫一個前所未見的社區活力企劃特展,打造一個新活力社區風貌。
 

委託人    
臺南市漚汪國小  校長  蔡孟倫
                臺南市月津國小  校長  丁女玲
廣達文教基金會  執行長  徐繪珈

學生創意

★展現在思考

「這個課程讓我們擁有更多想法,有些問題是大家一起討論出來的,讓我們想我們該怎麼做;不只這些,一開始校長發給我們一張任務信,任務信不是直接說怎麼做,是告訴我們要怎麼去把活動想出來,我們的學習內容就是那麼奇妙。」
「我們有更多自由發揮的時間,也讓我們小組討論一起思考、分工合作,互動也都變多了,我們還有和別的學校合作展覽,這是我覺得課程不一樣的地方。」
「以前的上課只在教室看著課本上課,那像廣達的課程是沒有課本的,還可以找同學討論、出去踏查、訪問家人、設計問卷等…。另外廣達課程沒有標準答案,可以讓我們自由發揮。」
「想不到點子的時候我會看看窗外或是下課到處走走,如果還是想不到,我會看前面筆記本畫下來的畫,搞不好就想到了。」

 為了要找回社區的韌性,在教學團隊帶領下月津及漚汪的學生們走入並關心社區,不同於前兩年的任務從家人、家中長者出發,這次學生更進一步搭建起與社區民眾溝通的橋樑,設計問卷問題,透過踏查、訪談,深入認識自己所在的家園,關心社區議題,進一步理解居民對社區空間的看法及需求,以作為為社區注入活力創意的重要資料來源。
    

★展現在表達

「我是導覽員,我從在有人的地方都不敢說話到可以在台上大大方方的導覽,我很開心可以當導覽員,讓我突破自己,我現在很喜歡上台分享自己的想法與感受。」
「我覺得最難的地方在於組員間遇到爭吵。我們的解決方法是先冷靜下來聽同學的意見,再找出比較適合這次主題的建議,這樣不僅能解決爭吵,還能做出更好的作品。」
「我覺得自己勇氣、自信都有提升,還有上課發表時也不會在扭扭捏捏了,還有在藝術方面也有不少技巧,在欣賞別人的作品時也比較會找到這個作品的意義,然後也在這次的任務中,學到了如何跟組員培養默契。」

在執行任務的歷程中透過與社區居民的互動,小組內的討論發表分享到最後策展當天的導覽,都大大提升學生的口說能力與自信心;不僅表達能力的精進,也藉由討論分享,梳理自己重點歸納、整理他人想法的練習,學生更懂得尊重夥伴的想法,擷取更好的點子,讓創作以及創意更加前所未見。
    

★展現在行動

「最令我印象深刻的事是製作防空洞,因為這是我第一次製作以及體驗,在製作過程中,我有好幾次想要逃避、放棄,但是在老師及我的好友鼓勵下,我成功堅持下來,並且繼續製作,謝謝他們。」
「我覺得我幫助別人的能力變多了,因為在策展課程中我學到了很多技能,所以有更多能力可以幫助別人,還有跑步的速度增加了,因為在創作中我常常幫助別人跑腿,所以可以跑得更快。」
「我們一起想出要怎麼讓社區變的更多人、更熱鬧更多元,所以我們結合了觀光活動的景點與健康,設計了漚汪健走活動,讓大眾能更健康更有活力,讓漚汪變的很多人。」

為任務化身成活力社區策展人的學生們,以「夢想家」做為目標,努力描繪、設計出能符合各年齡層,在地居民及遊客,提升「韌性家園」的提案活動,打造出結合健康、景點打卡的漚汪健走之旅以及探索鹽水小鎮逃脫遊戲,以獨具創意的想法實踐於立體模型、遊戲卡牌以及繪畫創作上。
    

  

教學策略

「嘗試著拋出問題讓學生思考,並且發現許多事情並不只是單一面向,而是有多面向值得討論。透過問題的產生與學生討論,學生會一步一步走向問題的核心,並再從核心做發想與行動。」
「引導學生思考,經由學生與社區人士的交談與問題收集,啟發學生對於或劃設區有一些想法,開始會想要設計意義活動或是改造空間,讓社區民眾更有向心力。」

已經是第三次成為廣達「設計學習」計畫跨校聯盟的兩校團隊,在今年回應「韌性家園」的議題,由以往關注於家庭、家人部份,擴大走入關心社區、家鄉,擴充校本課程內涵,更以全年、跨年段來結合生活議題情境進行課程設計,並賦予學生任務使命感;團隊透過兩校處於地方重要節慶活動而熱鬧的景象,帶領學生思考在活動期間外的時段,該如何保持地方源源不斷的活力,學生透過社區踏查、居民訪談,更加認識自己家鄉那些閃閃發光的著名觀光景點及產業外,但同時也發現了不少閒置空間,於是透過小組探究、創意發想,將這些地點整合起來,討論如何設計故事、規劃活動活絡社區、創造人流,學生以繪製改造平面設計圖、活動海報到實際進行打造模型、及模擬活動遊戲等,以行動重新認識了社區,更以前所未見的視角為社區妝點出嶄新面貌。
    

  

展覽呈現

跨校結盟的台南市月津國小、漚汪國小,兩校五六年級學生共同協力策劃出「韌性家園-夢想家」特展,學生以社區策展人的身分,走入所在的鹽水區、將軍區社區進行踏查,為如何能在人口老化外移的狀況下,除了觀光以外持續活化社區,策展人們以設計問卷了解居民需求,盤點分析,腦力激盪,提案企劃,打造原型作品,更將這些歷程以四大展區:健康活力、創新魅力、智慧美力、學習歷程,來展現他們看待社區活力的新視角與新提案。
    

    

     
展覽列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