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南市開元國小、臺南市大甲國小

以蚊會友·與蚊共武

改變契機

臺南市開元國小及大甲國小教學團隊持續第二年跨校合作,共同參與廣達「設計學習」計畫,透過112學年度「韌性家園」年度議題,帶領學生探討近年來在地臺南所關注的登革熱疫情防治。由於兩校周遭環境多為舊社區、狹窄巷弄,因此考量社區環境及全市推動的防治校園登革熱,期待透過資料整理及踏查,打造更健康具韌性的生活環境。

情境任務介紹

 

你最喜歡的季節是什麼時候?炎熱的夏天又到來了,台灣的夏天除了大家最開心可以放暑假外,你有想過季節、天氣的轉換,也會帶來一些問題是大家需要共同面對的喔!台灣的夏季除了高溫外,也常是颱風季,而颱風來襲所帶來的雨量及後續高溫,常常會引起病媒蚊的孳生,而近年臺南居民日常生活最嚴峻的議題就是登革熱疫情;如此真實的在地問題,燃起開元大甲師生的使命感,今年度由兩校五、六年級的學生擔任起小小環保稽查員,從自宅、學校、社區開始盤點環境,並深入訪談廟公、農夫、超商店員⋯等,並透過資料整理分析了解蚊子生物構造、習性及在大自然中的生態關聯性,進而思考如何防護家園,降低蚊子對人類生活的影響,更藉由參考各國防治登革熱的作法,發展出獨特的防蚊策略,在生活中落實防治登革熱的作為,建構蚊子與人類共存的韌性環境及生活。
    

任務信

嗨!各位小小策展人:

在暑假期間,杜蘇芮颱風和卡努颱風緊接著來襲,為臺灣造成了不少的影響。根據過往經驗,在颱風過後兩週,登革熱病媒蚊將會顯著上升。而我們所居住的城市-臺南市也因為目前登革熱流行風險高,導致生活樣貌有所改變。外出得包緊防護,也要噴防蚊液預防,原本能保護我們人身安全的家園,因登革熱疫情來勢洶洶須噴藥防治而感到不便。
112學年度,學校與廣達文教基金會合作,關注「韌性家園」議題,韌性家園就是讓我們的家園變得更強壯,能夠應對各種問題(包括像登革熱這樣的傳染病),不但能安然度過,更能思考如何讓生活變得更好。
「小蚊子 大風暴」,市民對於蚊子避之唯恐不及,深怕自己是下一位受害者。為什麼登革熱在南部的病例節節升高?為什麼登革熱在南部如此盛行?這一次,我們需要一些特別的方法來保護我們的家園,讓它變得更加健康和安全!邀請各位小小策展人挑戰下述任務並共同策畫一個前所未見「以蚊會友,與蚊為武」的記者會,發表專屬於在地的特別方法來保護我們的家園。
 

任務一:百「蚊」不如一見

 暑假期間,來自臺南各地的登革熱確診病例層出不窮,邀請各位小小策展人閱讀有關登革熱的新聞報導與相關資料蒐集,了解登革熱的起源及影響,並撰寫一篇專題報導,探討登革熱與我們家園環境的關係。

任務二:家家有本「滅蚊」經

透過新聞報導,了解到登革熱對於社區家園的影響之大,是否讓你的抗蚊之心蠢蠢欲動?請你們透過觀察、資料蒐集、動手操作,試著以不同的角色、身份來找尋抗蚊招式,在尋找的同時,提醒大家記得要參考蚊子的生活習性及社區環境特性與居住生活習慣,來創造小組最厲害的抗蚊招式,並輔以繪畫說明,集結成專屬於你們的抗蚊攻略。

任務三:以蚊會友,與蚊為武

我們可以如何降低蚊子對人類生活的影響呢?讓我們化身為不同身份的抗蚊者,以不同的角度展現對抗登革熱的決心,共同策劃一個前所未見的「以蚊會友,與蚊為武」記者會。

作品規格

不要
1、要從蒐集的資訊中討論出臺南市成為登革熱熱區的原因。
2、要從自身的經驗觀察、資料蒐集、動手操作、發揮創意,且從不同身份角色來設計最佳抗蚊攻略。
3、要與組員討論並統合組員想法。
4、要留意社區整體狀況。
5、要掌握記者會報告內容與主題相符。
1、不要只有整理分類報導資料而無法提出臺南市成為登革熱熱區的原因。
2、不要只以課堂學習的抗蚊方式、現有抗蚊產品、學生角度來設計最佳抗蚊攻略。
3、不要只有個人意見而沒有統合組員想法。
4、不要只留意學校狀況。
5、不要只為博記者眼球而忽略主題。
6、不要只有單一身份代表者出席記者會,且無回應「記者」的提問。


 

委託人    

臺南市開元國小  校長  李添旺
臺南市大甲國小  校長  白政弘
廣達文教基金會  執行長  徐繪珈

學生創意

★展現在思考

「在閱讀課時做簡報最印象深刻,因為我和組員可以一起討論、創作、思考等,也可以一起發揮創意。」
「點子實驗室的課程比較創新,不死板,然後可以比較輕鬆,表達自己的想法,很不錯。讓那些不太敢講話的同學也能表達想法。」
「讓我印象深刻的事,我看到了其他學校的實力,讓我知道我不足的地方。」
「全班一起討論策展的過程,可以知道不同的知識,而且可以互相學習。」

為了要確實掌握關於蚊子、登革熱等相關正確的知識、新聞,學生透過閱讀課進行學習任務,利用5W1H六何分析法快速地藉由閱讀相關報章雜誌、專業網站中擷取重點,並將蒐集的文獻資料,透過分析評估,再結合創意發想,以專業的文字報導、吸睛的圖畫匯成有關認識蚊子報導、蚊子大小事、登革熱資訊等等。
    

★展現在表達

「我更會主動討論,變得更想盡快完成任務,也更願意融入同學,更期待分組進行某項任務。」
「製作防蚊海報,用平板上網查蚊子有哪些、生存方式等,寫完後,要畫上一些圖案,增加一些畫面感,讓人更了解蚊子的誕生,如何防治蚊子與登革熱。」
「我覺得最難的地方在於要怎麼把一張海報完成,要在海報上做些什麼才可以讓海報更精彩、更豐富。雖然一開始不知道如何讓海報做的更好,不過經過老師的引導,讓我產生了豐富的想法完成了海報。」

執行任務的過程,學生除資料整理,也透過訪談生活於社區中從事各種工作的居民,由他們的角度看待登革熱疫情的看法及影響,學生再透過作文、圖畫、報導海報製作等表達自己對於所收集來的整理分析觀點;更設計在最終展覽以記者會形式開場,表現自信有條理為期半年專題研究的種種論述。
    

★展現在行動

「我變得越來越獨立,遇到困難時可以自己想方法。」
「黃博士帶蚊子的幼蟲和成蟲給我們觀察,最印象深刻的原因是我從來沒有這麼細心的觀察過蚊子,我也沒看過蚊子的幼蟲,所以我覺得很特別。」
「我以前都沒有參加過由小孩主持的記者會,我覺得很驚訝,因為我以為只有大人才能主持記者會,原來小孩也可以。」
「介紹扇子海報,要介紹東西給校長會很緊張,我把他們當一年級的小朋友依樣,認真介紹。」

學生在通盤了解蚊子習性及登革熱疫情的狀態後,換位思考嘗試結合以蚊子的角度,以及自己的角度化身為小小環境稽查員,進行分類產出可行的防蚊策略,以蚊子生態筆記、防蚊妙招學習單、抗蚊打油詩等作品,並透過撰寫電腦程式設計互動及體驗遊戲、繪製製作防蚊貼紙,來歸結任務的學習成果。
    

  

教學策略

「本次策展以學生為本位,教師不斷拋出問題,刺激學生發想、歸納、整理、反思,經過多次思考循環,產出原先意想不到的教學成果主題。」
「在這次的課程中,將主角設定為學生,我變成了課程的協助者,和他們一起去從自己、從不同的角色找到與蚊子共處或是消滅的方法。沒有一定要對蚊子趕盡殺絕,但也要找到一個不會傷害自己的方法。不同的角色有不同的思考,正是我們想帶給孩子的重點。」

已經有兩年合作默契的跨校聯盟大甲及開元國小,教學團隊從最在地所面臨的困境出發,於開元國小的彈性課程及大甲國小的校訂課程「二仁新溪望」實施;帶領兩校小策展人探究為什麼登革熱病媒蚊好發於所生活的南部環境?引導著孩子們從自宅、學校、社區開始盤點環境,並深入訪談學區内的里長、農夫、超商店員⋯等,更在任務過程中,以點子充電站的安排,邀請登革熱防疫專家黃旌集博士前來學校為孩子們解惑,讓孩子們從中瞭解了蚊子生物構造、習性及在大自然中的生態關聯性,並藉由圖表表格繪畫等形式的資料整理、媒體新聞報導摘錄、作文及打油詩等創作歷程,進而去探索、思考發展出獨特的「防護家園」妙方,在生活中落實防治登革熱的作為,以降低病媒蚊對人類生活的影響。
    

  

展覽呈現

「以蚊會友,與蚊共武」展覽是由臺南市開元國小及大甲國小兩校五、六年級小小策展人所共同策劃完成。從影響臺南地區居民日常生活的登革熱疫情出發,以一場別開生命的記者會揭開序幕,兩校策展人化身為市長、里長、園丁、發明家、家庭主婦、超商店員、農夫、軍人,共八種身分代表者出席記者會,回應現場記者們的提問,突然間一群「蚊子」軍團,力爭牠們的「蚊權」,由居民與蚊子的對話作為展覽的開頭,也喚起觀眾對於病媒蚊、環境韌性議題的思考,同步以四大展區:存在、抗衡、反轉、學習歷程區,來展現學生們透過ㄧ個學期探究蚊子與人類共存的生活攻略。
    

    

     
展覽列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