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東門國小 學習設計師

BUFFET 零浪費

改變契機

為了實踐資優教育潛能激發、發展獨立研究的技能與毅力,臺北市東門國小資優班導師洪怡雯老師從2023年的台美生態學校行動發表後,讓孩子們根據各自的專長與興趣,針對主題內容進行更進一步的深入探究。探究的歷程已來到最後階段,因此期待加入「設計學習」計畫的教學方法、策展思維及活動提供孩子們發表舞台,讓孩子能在與同儕、師長的導覽互動中,展現自信及溝通、表達力。

情境任務介紹

 

舉手之勞作環保,環境永續更美好。大家是否確切落實生活中的垃圾分類,有思考過從自己做起可以如何減少廢棄物的產生?首次加入廣達「學習設計師」的臺北市東門國小,將計畫資源結合校內資優班課程,帶領六年級19位學生透過本年度「韌性家園」年度議題,延伸結合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第12項「促進綠色經濟,確保永續消費及生產模式」為主軸,讓學生從關心校園行動開始,調查校園內的廢棄物;透過廢棄物的再生設計、文創商品研發以及探究的方式發現校園廢棄物再造的無限可能。期待透過實踐行動,讓學生及更多人了解永續環境不能只停留在廢棄物的處理上,而是要展開從源頭落實「零浪廢」的行動生活,期許更多人共同加入東門國小一起努力的行列當中。
    

 

任務信

各位小小策展人:

校園環境是一座大家日常生活的家園,而在這座「家園」中的一切我們似乎都習以為常。我們每天上學、放學、打掃、用餐、回收、學習,這些日常是由許多資源所供應而成的。而我們是否有留意過這些被使用過的資源,最後「剩」下的是什麼呢?有每天用餐完所剩下的廚餘、在樓梯間角落堆疊的廢棄課桌椅、躺在資源回收桶裡的寶特瓶、被你遺忘的「二手衣」、壞掉的自動筆……。 
你知道這些剩下的東西,除了會造成環境污染外,對於我們的生活也是一大威脅嗎?校園內已經沒有多餘的空間能夠放置這些汰舊的課桌椅、每年也要提高廢棄物載運的經費。此外,校園內的垃圾場與你每天學習的教室裡也是鼠患猖獗。根據慈善機構 Tearfund 的報告,每年有 40 萬至 100 萬人因廢棄物管理不當而死亡。廢棄物清運與處理不當,也將造成環境污染事件發生。 
在我們日常生活裡,可用的資源並非取之不盡用之不竭;而廢棄物的產量卻是越來越多處理不完。面對這樣的問題。今年學校與廣達文教基金會合作,邀請你們一起策畫 一個前所未見的「東門 BUFFET(拔廢)行動」互動特展,透過這個特展能讓參觀者們了解「拔廢」的各種方式,進而能一同重視廢棄物對於環境的問題。

任務一:「剩」的是什麼?

你有發現校園內有那些人造的廢棄物嗎?請你觀察校園內人造廢棄物的種類並以圖像、數據、訪談資料等方式,呈現調查結果。

任務二:「剩」的花招

這些校園內的人造廢棄物真的沒有用了嗎?還是我們沒有發現它的用處而已?請你透過創意的方式賦予它們新的生命力。

任務三:取得「剩」利

綜合任務一與任務二的歷程,請你想一想什麼是「拔廢」行動?這項行動要如何在東門國小進行?
 請你在校園生活中,選一項人造廢料並為這項廢料設計一個能與他人互動的拔廢行動。最後,請將大家的拔廢行動成果,策畫成一個前所未見的「東門 BUFFET(拔廢)行動」互動特展。

作品規格

不要
1、要以校園的人造廢棄物為原料/材料。
2、作品的呈現要提出拔廢的概念。
3、要設計能讓參與者可一同互動的創作。
4、要以實際的行動嘗試,並呈現改變前後的比較。
1、不要只有創意而忽略了實用性及可行性。
2、不要二次浪費或再產生二次廢料。
3、運用新原料的比例不要超過再利用物的一半。
4、製作的成本不要過高。
委託人    
臺北市東門國小  校長   簡邑容
廣達文教基金會  執行長  徐繪珈

學生創意

★展現在思考

「把研究的主題投入到日常生活中,去改善生活。」
「不局限於課本書面上的知識,而是擴大於認識整個世界的訊息。」
「要面臨一改再改的作品或簡報。要能承受老師不斷地退件的那種挫折感,雖然有挫折感是難免的,但是想要成功被退件就是一個必要的過程。」

★展現在表達

「在寫創作歷程時,我學會了要統整重點,才可以寫出精簡又完整的報告。」
「之前上課都每一個任務都是一堂課就可以完成的,但這一次我們必須花費好幾個學期才能達成這項目標,而且這項目標我們還有另外再辦一個展覽,這樣能讓大家都知道我們在做什麼,而看到這個展覽時有額外的成就感,就是普通上課時得不到的。」
「我覺得我在口語表達及執行力這一部分有些許進步,因為在策展的過程中我們會需要一直上台報告,如果報告的不好還需要重新,然後再製作策展的時候完全沒有讓我們能摸魚的時間,我們必須把握每一刻,這樣才能準時做完手邊的事。」

★展現在行動

「我突破了自己,以前的我不願為不想做的是付出時間精力但為了動畫卻付出了許多個周三下午。」
「週六中午,同學和老師約好到學校集合,把平常還沒做完的作品打磨、上膠,塗漆、晾乾並裝盒。過程中,大家有說有笑,殊不知時間正在快速流失,之後,正當我們在收拾準備離開時,發現已經錯失最後離開的時候,幸好老師在警衛準備出校門前求救,否則我們可能會在那裡過夜。」

 

教學策略

「系列性的主題延伸,帶領學生從SDGs永續發展的各項目標時事議題討論起。」
「透過多元探索的方式,如:『剪報』,練習議題的統整與表述、『戶外踏查』,了解實際社會的行動方式、向大師請益,學習在技術層面上的製作方式。」
「回顧策展經歷的一切,其實最想讓六年級畢業生了解『不浪費』背後意涵,那是一直想要告訴他們的:不要浪費自己的天賦和才華的。因為無論是展覽中的展品、 海報內容等,都是歷經一連串的累積而淬煉而成的,而這些『成品』都來自於孩子自己。」

 

展覽呈現

「BUFFET零浪廢」策展任務展覽開幕,由學習設計師臺北市東門國小資優班教師洪怡雯老師,結合校內資優班課程,帶領校內第一屆創思中心19位六年級學生,思考該如何減少生活廢棄物的產生,打造有韌性的家園。以四大展區「東門拔廢」、「讓好廢_不廢」、「耍廢_救世界」、「不要浪費」,邀請大家從源頭就開啟「零浪廢」生活,共同珍愛地球,打造韌性家園,永續無限。
    

    

     
展覽列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