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南市開元國小、大甲國小

1+1>2

改變契機

兩所皆是今年首度參與廣達「設計學習」計畫的新伙伴學校-臺南市開元國小及大甲國小,共組跨校教師社群,希望在生活情境中促進孩子與長者間的互動,拉近彼此之間的距離,光與影關係的兩代,其實互相牽絆,長者的智慧光加上孩子的活力光,發揮1+1大於2的影響力,更將這樣智慧無礙的概念,拓及至美好無齡。

情境任務介紹

 

隨著科技的進步與新文化的發展,由於時下年輕人屬於數位原住民,求學生活皆依賴網路環境,而目前老年人屬於數位移民,成長歷程也非生處科技充斥年代,致使彼此的成長環境差異大,沒有相通的語言及共鳴。

因此即使同處同一空間,彼此「獨立」而交集甚少,這是相當可惜的一件事呢!因此教學團隊期待透過此次任務,帶領孩子們主動出擊,從觀察長者的生活開始,到實際訪談長者,藉由立體雕塑作品呈現阿公阿嬤生活,再到設計能引起長者有興趣又能操作的體驗活動,增加互動且一起共學的空間及機會,讓兩者似光與影的存在,彼此映照影響,銀童互相閃耀之下,啟動彼此心靈1+1大於2的後座力。
    

 

任務信

嗨!各位小小策展人:

「老」對你們來說遙不可及吧!但是你知道嗎?其實臺灣自2008年起就進入高齡社會,平均每7個人就有一位是超過65歲的長者;而這些長者都是家裡小孩的主要照顧者,但因科技日新月異的影響,這些長者與你們產生了距離,彼此共通點漸漸減少,關係緊密但是互動卻越來越少,十分可惜。
其實你們與長者間就似光與影的存在一樣,因為有長者的智慧光,讓你們得以產生智慧的影子;有你們的活力光,讓長輩也能獲得心靈的溫暖。
今年學校與廣達文教基金會合作,邀請各位小小策展人能以你們獨特的眼光,發掘長者的獨特之「光」,並策畫一場前所未見的「1+1光影.巴洛克」展覽。

任務一:搜「光」去

一個小小的家裡,大家的習慣都不一樣,有人早睡早起,有人是「暗光鳥」;有人喜歡吃清淡,有人喜歡重鹹;少少的幾個人卻有著好多好多的不一樣。你知道家中或社區長者跟你的生活有什麼不一樣嗎?請試著去了解並體驗長者們的日常生活,並以相機記錄下你所觀察到的長者獨特之「光」。

任務二:來「加」值

透過長者獨特之「光」的傳承與分享,讓彼此的差距變小,你與長輩間將進行跨世代對話、瞭解、同理,是「無齡無礙」交流的起步,也讓你看見長輩的價值,與經過時間萃鍊形成的智慧。當瞭解了長輩們仍然有著滿滿的活力和豐富的智慧之後,請你與長輩共同合作,創作一件融合長者與你們生活之光的作品吧!

任務三:1+1>2

光影的變化很神奇,也像人生的推移一樣,每個時段都有不同的人生光彩。現在,請你將任務一及二的作品,策畫一場前所未見的「1+1光影.巴洛克」,用藝術和創意展現人生的智慧光彩,喚起大家對長者價值的重新定位,讓長者重拾生活的自信風采。

委託人    
臺南市北區開元國民小學     校    長  李添旺
臺南市仁德區大甲國民小學 校    長  白政弘
廣達文教基金會  執行長  徐繪珈

學生創意

★展現在思考

「我們透過點子實驗室把我們的想法貼在上面,一起討論出來一個計畫。」
「我在這個策展課程中學到了很多在課本裡學不到的東西。」
「和老師同學一起合作思考真的很快樂。」
「以前我沒有辦法接受自己的失敗,但經過這次活動,我學到了『失敗為成功之母』,失敗不一定是壞事,知道原因就更容易成功了。」

學生為了採訪長者的設計提問,透過小組討論及全班共學的結果,提取出七至八個問題進行長者訪談,並將所蒐集的資料撰寫成文章進而製作成電子書,學生也藉由老師的引導,習慣以「策展思維」的標題分類方法整理各種資料,以及心得筆記。
    

★展現在表達

「我覺得我變得更勇敢了,也可以找到自己的優點。」
「還會有同學跟同學發生衝突,這時我會直接說:『好好說話~』。」
「讓我可以勇敢在大家面前說話,和自己陌生的人交朋友交流。」
「我記得在寫『阿公的運動強項』這項作品的解說稿時,我和同學想了很久,不知從何下手,最後我突然有了靈感,發現可以從『強項』中訪問出阿公喜歡做的運動,最後由此方向來完成了解說稿。」

各組學生透過圖文創作記錄下與長者互動的過程、經歷、感想,以報導的形式呈現;並將這些一篇篇的作品統整檢視,提取概念,找出價值並討論後聚歛出將爺奶的人生智慧歸納出勇於嘗試、有想法及大方自信。
    

★展現在行動

「點子實驗室比較多手工、互動的方式,讓我感到很放鬆,通常都是和班上同學聊天互動,但這次可以跟開元的朋友互動,是很不錯的體驗。」
「當我不知道該怎麼做解說牌時,我尋求老師或同學的幫助來解決困難。」
「我最印象深刻是跟長者互動,一開始我聽到這個消息我嚇到了,因為我想說怎麼可能阿公阿嬤會玩機器小車啊!當天我才知道原來是我想錯了!阿公阿嬤根本超厲害的。」
「在點子實驗室裡是用畫圖、打簡報、捏泥土等方式來上課,這樣的上課方式真的很特別也很不一樣。」

在任務中為了能與長者有更多的理解,學生練習與陌生長者如學校志工奶奶,或同學的阿公阿嬤互動並設計能引起爺奶有興趣又能操作的體驗活動,開元學生安排寫春聯、操作平板進行自畫像彩繪;大甲學生則教爺奶如何操作避障小車。互動過程中,部分學生化身攝影師記錄下長幼同樂的瞬間。
    

  

教學策略

「之前的教學習慣多以教師本身的教學資源去符合學生學習目的而設計,計畫的教學設計則深入生活中,突破學校的範疇,因此,需要有更全盤的考量。學校對於學生的指導多是提昇學生的各方面知能,且能和生活結合,計畫內容的體驗,就是很好的嘗試,讓學生知道自己的所學所能,有實際運用的機會,而非等到長大、離開學校才可發揮。」
「學生從來沒想過自己也可以成為長者的老師,在一起討論可以教什麼時,孩子疑惑了許久,還好,在學校的多元社團培育之下,班上的孩子有了機器小車的專長,於是開啟了這次的課程。」

首度參與廣達「設計學習」計畫的跨校教師團隊,藉由不斷的互動,總會在聚會與討論後匯聚成一個完整度高的教學活動,夥伴彼此間都會關注到小細節,互相cover,只為了能成就鷹架學生學習,在任務及規準中有方向但卻又能有創意發揮空間。透過任務的層次,先從訪談長者來同理理解長者,進而加值,以自己的創意及專長出發設計可以與長者互動、共學的活動,不僅創造孩子自己的價值,同時也藉由互動過程提取長者的智慧與價值,最終達到「無礙無齡」是沒有障礙的阻攔,沒有年齡的拘束,透過任務讓長者與不同世代的孩子能順其自然地一起相處互動,讓長者的生活更加多元,讓孩子的生命經歷充滿更多智慧,進而達到「1+1>2」。
    

  

展覽呈現

「1+1>2」展覽由開元國小及大甲國小兩校師生共同策畫,聚焦「加值」關鍵概念,思考如何從爺奶的農業生活經驗、孩子的3C生活日常,找到共通話題,增進彼此互動;學生透過三大展區「I think有想法」、「I do勇於嘗試」及「I share大方自信」展現任務歷程中,訪談爺奶後創作的電子書,以立體雕塑重現爺奶活力生活;並攝影紀錄長幼在寫春聯、以平板彩繪自畫像及操作避障小車等互動同樂瞬間,透過展覽展現長者加值孩童生活的智慧光,以及孩童溫暖長者的活力光,銀童相互映襯、閃耀,啟動彼此身心靈1+1>2的影響力。
    

    

 

教師發表

分享影音檔

 
展覽列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