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義市港坪國小

童年無際 齡感無限-不礙你的公園遊具特展

改變契機

港坪國小是第五年參與廣達「設計學習」計畫,今年帶領學生關注到城市中重要的公共空間-公園及公園中的遊具設施,期待藉由學生們透過世界各地大師案例及嘉義在地的使用者心得訪談資料蒐集,整理分析歸納,而後發揮創意,打造出具未來性,空間無礙且滿足跨世代無齡的幸福公園。

情境任務介紹

 

隨著少子化現象、人口逐漸老化,老年人口所佔比例越來越高,台灣將進入超高齡社會。但你是否注意到公園的設施及設計規劃,卻未隨著人口比例而有所調整,許多遊具、設施仍多以兒童、青少年為主,專為老年人的設計僅以無障礙空間居多;且公園空間的規劃仍以「分區使用」作為設計概念,同一家人卻沒有適合的遊具讓大家一起同樂。

在這樣的真實問題情境下,港坪國小四及六年級兩班學生,化身為「跨世代公園遊具設計師」,以「共遊共好」作為任務的關鍵概念,透過借鏡世界各地的公園設計作為大師作品,進行討論分析出具無礙無齡的獨特創意後,再實際走訪踏查嘉義在地的公園及進行各年齡層的需求訪談後,歸納聚焦重點特色,最終繪製、創作出屬於自己前所未見的「共遊共好」公園空間、遊具設計圖及立體模型。
    

 

任務信

嗨!各位跨世代公園遊具設計師:

公園是都市綠洲,公園是老中青少皆可在此共樂共遊,然而卻是地域分明的區分為老(槌球、步道)、中(網球場)、青(極限場地、籃球場)、少(兒童遊戲區、沙坑)等。尤其兒童遊戲區還有年齡的限制,然而,除了在這裡玩耍的兒童,大人自己對公園的需求,甚至2025年後臺灣將步入超高齡社會,老年人口將達總人口的20%,也不能忽略長者使用時的需要。遊戲不只是孩子的事,各年齡層都需要經由遊戲達到放鬆。因此,期待未來能有滿足不同年齡、能力以及需求的人,使其得到充分遊戲的機會來發展體能、認知、人際社交、調節情緒的全齡遊戲,讓高齡者及兒童成為跨世代夥伴關係。今年我們與廣達文教基金會共同合作,將邀請你化身為跨世代公園設計師,為公園賦予新生命。

任務一:「跨」越

搜尋世界各地能共遊共好的公園,展現大師在公園設計上獨特的創意,並透過運算思維分析公園各個設施與不同年齡層的關聯。

任務二:「跨」思

訪談不同年齡層對公園遊具的需求,跨越世代之間的鴻溝,並利用數位方式記錄訪談資料,經由運算思維歸納分析各年齡層對公園遊具的需求。

任務三:「跨」耀

利用繪圖軟體畫出公園遊具設計圖,並透過各種素材製作出跨世代共榮遊戲器材的原型,建構理想共遊共好的公園遊具。

請你經過訪談、歸納與設計,規劃出一個前所未見「共遊共好的公園遊具」特展。

不要
要有三個展區
要符合不同年齡層遊具的需求
要經由田野調查歸納出結果後再進行設計
展區間要有意義的排列
要有策展歷程的紀錄與呈現,並輔以文字說明
不要只符合單一年齡層公園遊具的需求
不要只經由想像就完成設計公園遊具
不要依班級、作品形式來歸類展區
不要只有用照片來呈現歷程記錄,而沒有文字說明
委託人    
廣達文教基金會 執行長  徐繪珈
港坪國民小學     校   長  郭明聰

學生創意

★展現在思考

「點子實驗室的課程,和我以前上課的方式有非常大的不同。這個課程是讓我們發想,提出看法,並且執行,一切都交給我們自己完成,而不是只遵照老師的指示。我也學到很多經驗和知識,因為全部的成果都是我們去討論、查詢資料、實地探訪所做出來的,老師只是從旁協助,引導大家,我覺得這是一種非常棒且多元的教學方式。」
「我改掉了自己的神奇又奇怪的思考方式。以前的思考方式是只有單方面且針對它進行思考,而現在改成了多方面,但也同時能針對多個主題來思考。」
「上了點子實驗室的課程,能讓我的知識更豐富精彩,也讓我視野更大更廣,體驗了其他班上沒有的廣達美勞課,讓我想要一直留在港坪國小。」

為了對共遊、共好的公園,有更多樣化的想像,學生透過上網蒐集具體案例、各大師作品後先自己整理出符合「無礙無齡」的特色條件;再以小組進行紙上策展,共同回饋、討論、思考,進一步深入探究抽取出遊具的問題、特色及元素後,再進行踏查訪談的問題設計。
    

★展現在表達

「在進行公園的訪談之後,我發現了公園裡的遊具仍有許多缺點需要改善;然而這世界上還有許多依然保持著童心未泯的長輩,他們雖然上了年紀,但心裡卻還住著貪玩的小孩,如果大家都能夠保持一顆童貞的心,不分年齡一起享受著公園遊具的美好!」
「這一次我有自己問公園的人,還有和六年級的同學和朋友一起,我有發揮我的社交能力,我有問老人很多問題,我認為我更有勇氣了。」
「可以透過畫圖的方式,將我們的想法畫在點子筆記本上,並運用圖畫表達自己的想法。」

六年級的學長姐率領著四年級學弟妹實地走踏嘉義市的兩個公園,有任務夥伴的陪伴,即使在訪談過程中遇到各種狀況,例如無法蒐集到核心資料、害羞及語言隔閡等挫折而來的失望,最終與同伴一起拚湊出完備的訪談資料並整理分析後,帶來成就感滿滿,更連結出中高兩個年級非常難忘的出任務回憶。
    

★展現在行動

「在這次策展中,我體會到了許多,不僅僅是在畫圖的技巧上,更多的還是在於面對問題上和與他人溝通上,而直到現在,我也終於領悟到策展的真諦,廣達並不是希望我們能做的多漂亮多精緻,而是想讓我們能有面對困難的能力和發揮自己獨特的創造力。」
「因為有點子筆記本,所以當自己靈機一動,就可以紀錄在裡面,不怕忘記;而且如果以平常上課的方式來教學,有些同學腦中可能有想法但不敢說,這時點子筆記本就可以派上用場了,真是方便阿!」
「我們在找資料的時候我看到了許多我不曾看過的大師作品,而在做作品時,我一直在想如何才能做得好看,這讓我印象很深刻。」

學生們在任務歷程中從一位資料蒐集研究者進而蛻變成圖文設計師、模型建築師到最終的一位小小策展人及導覽員,每個身分的轉變,學生將靈感、觀點想法、思考歷程等學習痕跡,具體展現於點子筆記本中。
    

 

教學策略

「回想課程實施,老師們賦予孩子們重要責任,讓港坪的孩子們展現了行動力,從認識大師作品、利用資訊能力收集相關資料,以及突破內心羞澀,大膽實地訪談嘉義公園以及文化公園陌生人,藉此了解各個不同年齡層在公園的需求,訪談結束後,經過分組討論後,歸納想像畫出了設計圖,最終動手做出模型,實現了我們的設計理念。」

港坪的教學團隊由兩個班導師及藝文老師所組成,多年合作的默契,各司其職發揮所長,藉由具未來性且貼近生活的公園遊具任務,開啟學生「無礙無齡」的深度探究,除了關照到年度議題的主要對象長者外,更擴及到更多年齡層的需求及限制,是一個很具挑戰的任務;老師藉由大師作品鷹架學生們的想像及相關先備知識,走訪公園實際進行使用者調查來深究解決在地問題,並使用「4F引導反思法」協助學生們整理出訪談資料中的事實、感受、發現及未來,以此幫助學生聚焦、歸納整理出公園及遊具的限制及符合各年齡層使用的未來發展樣貌,並繪製平面設計圖並立體化,再藉由重組、分類及規劃出展區,具體實踐「共遊共好」的核心概念。
    

 

展覽呈現

港坪國小四、六年級兩班的學生,在「共遊共好」的關鍵概念下,藉由蒐集台灣及世界各地大師作品,小組討論出公園的多元樣貌、可能性及限制,接著透過實地踏查嘉義的「文化公園」、「嘉義公園」,訪談各個年齡層使用公園設施的偏好、經驗及需求後,歸納、分析及分類討論、思考,每位學生開始繪製設計圖並製作出公園、遊具模型;最終再將全部所設計出來的模型找出特色重點並策劃出「腦力滾滾」、「活力滿滿」、「軌影重重」、「水力全開100%」、「滿頭問號」以及「歡樂無限」六大展區呈現能象徵童心沒有界線、靈感年齡無限的「童年無際 齡感無限-不礙你的公園遊具特展」。
    

    

 

教師發表

展覽列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