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年參與廣達「設計學習」計畫策展任務的嘉義縣義竹國中,透過「高齡者」的議題不斷在地耕耘,往下扎根,第一年透過學生挖掘社區長者的高活力,第二年發現並打造長者價值耍出潮老榮光,今年以「無礙無齡」更貼近長者們生活,了解並共創夢想家園,為此達到讓老少空間無礙,幸福無齡。
義竹國中有兩成的學生是隔代教養,孩子的生活中充滿祖父母的關心與溫暖,只是對學生而言,有時候長輩僅與接送、準備三餐畫上等號,但與長者之間的生活連結僅止於此嗎?透過這次「無礙無齡」的任務,義竹國中的8年級學生化身為「夢想家」,以「夢想藍圖」作為任務主軸,為長者圓夢,同時也為自己的未來打造一個夢想家園。
學生透過家族樹學習單及與家中的長者訪談開始,思考「家」的意義與樣貌,慢慢建構一個對於家的想像;任務歷程中幾次與家中長輩的深入交流互動,再到頭竹社區中心與在地長者共學的過程,理解到對於家擴展至家園、家鄉,因世代差異的需求不同,但也存在著共同的盼望及想像,將這些資料蒐集後,學生以繪製平面夢想藍圖到3D夢想家園的模型,具體實踐出一個能讓家中所有成員自在愉快舒適活動,前所未見有愛抵嘉的夢想家園。
你們知道嗎? 2025年台灣將邁入超高齡社會,身邊每5人就有1人的年齡超過65歲,嘉義縣更是全國老化指數最高的縣市,而且從2017年一路蟬聯冠軍到現在,環顧你所長大的家鄉,「老」隨處可及,在你的腦海中,伴隨著「老」而來的是什麼呢?很多人會直接聯想到行動不便或身體病弱,面對長者這樣的狀況,有沒有任何改善的可能呢 ?
請在腦中回想一下家中的長輩,隨著年齡提升,高齡者的身體狀況也大不如前,需要的環境要求也大不相同,你可曾停下腳步,細心體會,家中長者們對於夢想家,心中有著什麼需求與盼望?在面對日益衰老但仍保有鄉村之美的故鄉,誠摯的邀請各位小小夢想家一起來改造屬於我們的夢想家園。
這學期學校與廣達文教基金會共同合作,邀請各位夢想家來參與這次的「有愛抵嘉夢想藍圖」任務,一起來展現出對夢想家園的渴望吧!
家,是每個人來到這個世界,第一個支持並陪伴我們成長學習的地方,也是每個人一輩子的避風港,你是否曾經想過自己心中所盼望的家庭樣貌呢?讓我們一起來探索你內心的夢想家園吧!
從任務一,你勾勒自己夢想家園的樣貌了嗎?你覺得家中成員和你對家的期許會是一樣的嗎?家中的長輩年紀漸增,伴隨著身體機能衰退,他們對於家的期待會是什麼呢?夢想不分年齡,讓我們一起來聽聽屬於長者們的夢想家園吧!
夢想,不分年齡,但你喜歡只能享受做夢的感覺嗎?還是更喜歡夢想達成的感覺呢? 青春無敵的我們可以慢慢充實自己,讓未來的自己有能力完成夢想,但年紀漸增的長者們,是否夢想就只能隨著年紀埋藏心中呢? 老師邀請各位夢想家發揮創意與巧思,一起來當祖父母的圓夢巨人吧!
在任務一的想像、任務二的發現與任務三的實踐之後,請策劃一個前所未見的『有愛抵嘉的夢想藍圖』展覽,來展現彼此共學成長的過程,期待當這份夢想藍圖出爐後,各位同學細細品味時,內容呈現不只有想像中的美夢,還有付諸行動的尋夢以及突破年齡限制的圓夢。
要 | 不要 |
1. 夢想家園的發想要能天馬行空。 2. 與祖父母互動要積極主動、有禮貌。 3. 要能嘗試以各種形式將夢想家園具體化。 4. 音樂活動設計要讓年長者易學並能同樂演唱。 | 1.夢想家園想像不要過於物質性。 2.祖孫互動不要流於形式化。 3.執行任務時不要交差了事或隨便應付。 4.表演動作不要扭扭捏捏及態度不要輕浮。 |
「家是一種充滿各種回憶的地方,有些人說家是避風港,但對我來說他只是房,家是和家人互相扶持組成的。」
「我是阿公阿嬤帶大的, 對家裡很有感情,在思考怎麼呈現『家』時,最想呈現家中的溫馨感。」
「在跟長輩共學前,大家一起討論可以用什麼形式呈現音樂之美,更要思考到長輩的體力,出乎意料地,阿公阿嬤們超厲害的。」
學生們從暑期作業就展開任務執行,透過訪談自己家中長輩,每個學生記錄著與家中成員共同思考討論,針對「夢想家」的想像,有哪些環境、空間可以進行改造或增加;在學期開始的課程共同討論,開啟家的定義、樣貌有了具體的討論及分類。
「因為有『點子實驗室』,我們可以用與以往不同的方式來表自己的想法。」
「之前大多都是用說的,現在能夠用『便利貼』,感覺很有趣,想像空間很大,也不怕犯錯。」
「可以和同學一起討論、分享想法,感覺超棒的。」
除了文字的撰寫外,畫面也是一個讓夢想成真的好方法。學生開始透過繪製「我的家」的意象,建構對於空間、平面圖等想像;在有了夢想藍圖之後以珍珠板、廢棄材料打造出3D模型的夢想家園。
「我蓋這間房子是要給阿嬤住的,因為阿嬤年紀大了,需要更多空間,她做資源回收時,也有地方可以收納。」
「想要改造阿公阿嬤的家,讓空間大一點,使他們可以住得更舒適,也設計了後院,讓他們散步。」
「整個計畫印象最深刻的事:到社區與阿公阿嬤一起共學、互動,整個過程讓我覺得好溫暖。」
「第一次手作模型,讓我更有空間概念,也變得越來越喜歡手做。」
學生為了能離夢想家園、家鄉更近一步,並且實踐與長者共同打造家的任務,化身真正的「夢想家」利用周末時間到頭竹社區活動中心與當地長者青銀共學,共同打造彩繪立體木板的「夢想小屋」;並且利用音樂課發想以卡祖笛的教學,增進與地區長者間的情感,打造無礙無齡的社區氛圍。
「老師必須針對計畫主題與學生程度進行多個單元的計畫與引導,循循善誘,多方面嘗試,從失敗中獲取經驗,花費時間與腦力非常人能及,當然看到學生成果表現還是深感有成就感的。」
「學生當然必須在原本課堂時間內進行如此長時間計畫,有得有失,當然也看到若干學生在學習上表現與學習到在原本課堂上學不到的東西,美術班孩子學習到如何設計學習與策展的經驗,也是他們一大進步的里程碑。」
第三年參與廣達「設計學習」計畫的教師團隊,今年度導師從暑假就透過學習單開啟對於任務的使命感及具體想像,學期開始的藝文課透過家族根系樹結合家族成員訪談紀錄,以文字到圖文創作,慢慢聚焦出家的定義;而在建置對於3D的家園模型概念時,先從戶外空間概念開始進行探索,平面設計圖的引導,讓學生從2D轉至3D的創作,單元式的層層推進及知識堆疊,雖然在引導上花費時間較久,但學生的思考可以較為深入且聚焦,也較能與生活經驗進行連結,從中去表達出與長輩間的情感,努力構思夢想家的呈現。學生努力實踐利他、共好的目標,在任務歷程中不斷透過資料的蒐集、深度的訪談以及教師團隊的引導協助,自我回饋及修正,更邀請鄰近的義竹國小一起進入所創建的夢想家園。
「有愛抵嘉夢想藍圖」特展由義竹國中8年5班美術班學生共同策畫,今年以「夢想家」作為核心概念,回應「無礙無齡」議題;透過展區一「『築』夢家」暑期進行家庭成員的訪問單、及在學期開始的課程,針對家的定義、樣貌進行具體的討論及分類,藉此象徵著構築夢想,創作萌芽的階段;進入展區二「『尋』夢家」則是分有以彩繪家園的作品呈現記錄學生們走入頭竹社區活動中心與長者們共同討論及編織、夢想「家」的部分,及以平面設計圖、3D模型呈現最終打造出的夢想家園;展區三「『圓』夢家」,學生們化身為「夢想家」,與社區阿公阿嬤一同製作卡祖笛吹奏老歌「望春風」來圓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