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年參與廣達「設計學習」計畫數位任務的夥伴學校中山國中,在面臨高齡者議題時,關注於馬斯洛「愛與歸屬」的需求層次,學生以「家」出發,透過新媒體AR呈現家族之屋、家族故事,為長者及家族值得品味的人生老故事,以獨具創意,新穎的科技藝術作為媒介展現,連結兩世代的情感,耍出全新樣貌氣勢。
對於家中的長者,你是否有段源於心中記憶及情感的喃喃自語,他們是否聽到過?又該如何聽到?今年中山國中的師生開啟了一段「心喃相」奇幻之旅,並廣邀篤加國小、柳營國中及山上國中,組成四校聯盟,以「乘光」作為關鍵概念,建置開發一個前所未見的「AR乘光飛書」數位新媒體作品。
作品以「家屋」的意象呈現,學生先透過紙板打造家屋的原型,每個家的外觀、型態有著學生對於家的詮釋及情感,接著以線上軟體建置3D立體模型,並以虛擬擴增實境的AR方式,作為展出,而虛擬家屋中乘載著是學生透過蒐集家中長者的故事,錄下情感的聲音、手繪難忘的祖孫時刻等內容,透過這樣的虛實整合,開啟疫情時代下家人喃喃的私密回憶光道,也開啟到高齡者心喃相的新契機。
高齡者對於新媒體使用之直觀性與連結力度,亟需透過原生數位的你來傳達心裡喃喃的情感敘說能力,因此彼此生命傳承的時光交疊序列,少年人採新媒體和手作家屋,以傾吐呢喃的關係勾連長者的回憶區,你將是長輩回憶體的前驅意象導出者,更是此次新媒體藝工軍隊成員,接受國際代碼Amandos特訓任務之必備能力。
我們期待以紀律和忠誠品格完成任務一(獅)、二(碼)、三(特)此三字標誌出:精明打量將領家屋之光書的媒體裝置決心!
本行動創作由廣達文教基金會特派密使徐將軍繪珈,以此檔案密夾應援open將們,共同以家族美好家屋故事的記憶歷程為分享載具,厚實優秀將領的心靈素質!點子簿即成為辦桌桌時互驗身份印記的獨特歷程記錄!「獅碼特」工隊(國際代碼:Amandos)形成了三合一任務編組,將於光中相遇其他三校將領,採「少年牧羊人」角色扮演於戶外營區大會師,為眾愛將之家族光輝合拍於府城自明鄭以來四百年建城之時即文協百年民族自覺的啟蒙之地!謂之人時地三合。
此次心喃相奇幻之旅,有中山國中、篤加國小、柳營國中和山上國中四校聯盟。將相約在2022年4月天,合拍「辦桌齊放飛書饗宴」,讓少年人、長者、將軍的家屋記憶都可以一起乘光書飛翔。三項目任務:獅-碼-特,工隊匯集四方雲集「眾校open將」,採取特別設計的平安幾何桌(3:4:5)及搭配矩陣(matrix)儀隊以行列式舉杯歡慶。甚至2022十月至十一月,將跳島澎湖科大進行擴編軍演體驗展,工隊以藝術科技互動演出,期待軍旅中滿滿呢喃親密關係的將軍之屋群,設計一個前所未見「乘光飛書新媒體數位裝置」演示萬家光火的齊家治國示範!
特顧念紮營邊疆移墾不定,有柳林樹梢遠及山上或海角……, 倥傯兵戎又有α β γ δ病毒不斷詭詐變化攪亂,逢此軍機格外謹慎並運籌帷幄。巴斯光年將軍林豪鏘亦委請軍機處研發,以另類運算Alternative Computing,不僅加密對家人思念濃厚之情,更光速溝通消毒之光廊。每人行頭配置有:特種光罩頭盔、信德抗噪盾牌、GOPRO飛行記錄器(按任務一二三逐次發放),愛將們將能光速中「見及履及」訊息往返,如親臨家人暢談喃語。相信此配置裝置回存有安家、便捷,及時光聲三大便利回應,不論第一線或解甲歸田的你,都是一生軍旅生涯中的永恆紀念物:家族榮耀之飛書。
以書作為展閱結構,整體規劃家族巢穴的塑形於書之本體。作品-免死金牌的家族天書,家屋的實體表現能夠乘載長者的記憶並飛越於呢喃的家族對話,彷彿書的雙翅!
分享作品-家族平凡的故事裡的不凡榮耀(獨特的飛行器)。投映角色設計有自己和故事中長輩為二大重要核心主角,於上一個任務所產出家屋為體,以AR來表現事件簿的情節之屋。
以家族故事為主題,光影新媒體實境擴增並合拍辦桌互換故事,彼此五人設計虛擬牌陣桌形,討論他家你家我家祖輩智慧以集結造冊説書!
要 | 不要 |
以下所有資料集冊於點子實驗簿 1.屬於自己家族的篇章(列出家族精神之獨特性細節三項) 2.經自己對家族田調加以構思發想 3.能跟在地世代與e世代生命連結 4.作品材質可於戶外展示(家屋與蒼穹映照) 5.作品需符合美的十大原則(至少選擇三項) 6.家屋作為擴音器聲音協奏曲(尊重版權問題) 7.結合聲光影音效果(聲音+視覺) 8.家屋作品的永恆性(TPE 熱可塑彈性體) 9.家屋如何成書?(即思考流程圖、爆炸圖) 10.平面規格:A5到A3 立體規格:A3 x A3(最大)、A5 x A5(最小) 11.你與長者的形象定角AR使用 | 1. 不憑空洞的拾人牙慧(雷同別人的喃相) 2. 沒有情感,只見炫技或科技工具使用 3. 不掠人之美橫空使用別人的想法。(請載明受啟發的資料來源,含同學組間點子簿思考激發) 4. 容易破損與發霉的材質 5. 比例失衡 6. 不要單一紙本一頁頁的書 |
「我更會去欣賞別人的作品,而不是有看沒有懂。」
「點子實驗室上課很輕鬆,在戶外課也比較沒有壓迫感,自由發揮的部分很多,用電腦繪圖也很創新。」
「我覺得有些事情是需要努力才會完成好一個作品的,我在這次的活動學會了有耐心去做一件事,這樣才是成功。」
「使用電腦製作家屋的模型時,遇到了不會的操作,可能問了同學或老師,一起討論的那種感覺才是最棒的。」
被賦予「乘光飛書的新媒體open將」身分的學生們,投入藝術、資訊跨域的任務中,上了一堂最不一樣且自由多元的藝術及電腦課,在老師給予的作品規格中發揮自己所學的科技技術、藝術創意以及個人化的家族情感記憶,建構出最獨一無二的作品。
「感謝點子實驗室的課程,讓用錄音的方式,表達對阿公阿嬤的感謝。」
「做3D立體家屋時因為在做的時候主角(爺爺)突然離世,受到的打擊很大,因為來不及告別,他就無聲無息地離開了,而這家屋主題是為了紀念他而做的,是屬於我和他的回憶。」
「我發現以後我可以用Spark AR自己做IG特效或FB,我還可以用紙箱展現自己心裡理想的美好事物。」
資訊課學習新的技術如用Figma軟體來繪製家屋的樣態,Spark AR建置濾鏡、動畫,透過電腦繪圖及程式撰寫,反覆練習、優化將自己的創意展現出來;工具技能的習得,讓學生不僅對課程充滿興趣,更有信心之後要將這樣的技術延伸運用至自己的生活上,製作出更多有趣的作品。
「最困難的是用Figma畫圖,因為用滑鼠很難畫而且裡面的圖形也很少。盡量用圖形和線條來創作,也會用漸層來製作壁紙。」
「有的時候我們會在點子實驗室外面的水泥地席地而坐去做任務,我覺得這種方式很酷,在戶外上課可以減少使用3C或是電器,可以保護眼睛。」
「寫程式的時候都是英文,我要是遇到不會的就會去查,讓自己了解,再去製作逐格動畫,我不僅製作完成了,也學會了一些英文。」
充滿愛的家屋作品融入了家庭故事,與家人相處的回憶、日記點滴,聲音傳遞;透過情境任務的包裝,因有想要「做好」的心,讓學生在學習程式設計、上機繪圖、家屋模型的藝術創作過程中,藉由同儕觀摩協助、討論;任務充電站的方式克服了語言的障礙、電腦課恐懼,挑戰了自我也順利完成任務。
「任務信教師賦予軍隊身份,團隊同伴給出教學進行的觀察視角回饋、學生實驗未教的程式設定而躍出新穎擴增效果,讓旅途逐漸裝備任務所學習到的專屬配備,每次的突破如收集抵達目的地之確據,耐心等待未因辦展覽而出手,讓學生成品達成教師個人期望,接受每個學生階段的原型,在踏入此趟旅程的末端回首軍隊,有緊緊跟隨盡忠職守完成任務、分享旅途經歷的炯炯神情,品嚐各作品發展出的獨特風味。」
第二年參與數位任務的中山國中團隊,這次記錄家族記憶的「家屋AR設計」由藝術人文及資訊科技課程實施於七八年級的跨年段課程中,更與篤加國小、山上國中、柳營國中組成強大的跨校共備課程聯盟,不僅學生有身分上的賦予,團隊老師亦然,作為軍隊營長的身分,運用學習單、點子筆記本,以逐格草圖記錄下家族的故事,二維數位繪圖,再到三維空間拼組成內室,程式結構製作AR互動濾鏡,學生錄製下對家族的細語,透過數位載具的連動、感測,開啟一段呢喃心旅程。團隊透過具階段性的任務,搭配作品規格,讓學生一步步運用技術及想像力,建構出屬於家屋的美麗記憶。
「心喃相」成果發表首站,辦理在跨校聯盟:臺南市柳營國中,現場同時展出由中山國中、山上國中及柳營國中的任務成果作品「乘光飛書」數位新媒體作品。這些充滿情意的作品,是由學生記錄、觀察家中長者的故事及對家族的情感後,以新潮的AR科技裝置,結合「家屋」的原型,運用自己的創意結合,轉化成為虛擬家屋的內容,並在這個內容中,以自己的聲音,訴說出對於長者及家庭的深刻情感,傳達一份屬於祖孫間珍貴的呢喃絮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