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首度參與廣達「設計學習」計畫的新伙伴學校-臺南市白河國小及仙草實小,組成跨校教師團隊,位於台南白河區的兩所學校,似乎與社區內的長輩有著一條隱形界線,期待透過關注觀察、訪談並且深度挖掘長者身上獨有精彩的生命歷練,串聯起這群長者身上的老故事,以戲劇演繹的方式,耍出一種全新的磅礡「氣勢」。
你是否常常聽人說歲月在我臉上留下了痕跡,然而你是否也在長者臉上看到這些歲月痕跡呢?這些痕跡只是年老的象徵嗎?還是每一道深刻的痕跡都蘊藏著一段段精彩的人生故事呢?
教學團隊透過這些問題思考,引導五年級的孩子拉近與社區長者的距離,白河國小的學生藉由深度訪談挖掘探索出這些刻印在長者身上的痕跡,一段段精采動人的故事,被賦予了「潮!漾!飛炫劇團」策展人的角色,讓創意與回應「不服老」的關鍵概念,串聯出一齣舞台劇進行成果展演;學生經過蒐集阿公阿嬤的老物件,進行梳理、討論,並與長者共同編寫劇本,邀請長者共同演出,因此還進行了肢體的表演訓練、舞台走位等,過程中仙草實小的學生們為此任務擔任起小記者進行貼身紀錄及報導,為了能將白河長者不服老的精神,以前所未見的「超漾飛炫」舞台展現給大家看。
「年輕的時候,爸爸想做的事情有百百項,卻都沒做,想說還有時間,慢慢來,怎麼知道時間咻一下就過了,才發現自己什麼都沒做,就老了,身體也撐不住了。」這是時下最夯的戲劇「俗女養成記」裡爸爸對女兒語重心長的告白!也是許多高齡長者對於沒有勇氣展現自我的心聲,「潮」似乎對長者來說是那麼遙不可及的事... ,你有沒有感覺家裡的阿公阿嬤好像也是這樣…。
你有注意過白河身邊的長者嗎?他們平時都在做甚麼?有哪些獨特的人生經歷呢?每位長者身上都有獨特的生命故事,還有很多的潛力和夢想等待發覺,仍在學習階段的你,也能與長者共創終身學習「漾(Young)」的精采人生故事。
小時候的我們,對於長大後有很多夢想,例如:想當演員、想當醫生、想當太空人…,夢想讓我們對未來無限想像與期待。幾年後,隨著時間軸不斷的向前延伸,「飛炫(Fashion)」不再屬於長者,年輕時期對於未來的熱情不再,難道年紀大了,就不能自我實現嗎?
本次課程與廣達文教基金會合作,邀請各位潮!漾!飛炫劇團的策展少年家們!透過以下的任務,期許各位懷抱著這樣的感覺呈現生命的感動,和白河的長者攜手共創一個前所未見潮!漾!飛炫的演出和真情紀錄。
你覺得什麼是「老」呢?什麼又是「夢想」呢?這裡有九篇文本及影片,讓我們一起來分組討論這個看似離我們很遠卻與我們息息相關的主題。經由閱讀並將自己的感受書寫後完成提問單,為自己「不老青春養成記」的特展找到感動與想法!
你是否常常聽人說歲月在我臉上留下了痕跡,然而你是否也在長者的臉上看到了哪些歲月的痕跡呢?這些痕跡只是年老的象徵嗎?還是每一道深刻的痕跡裡都隱藏著一段段精彩的故事呢?就讓我們一起來探索這些痕跡,挖掘出一段段動人的故事,將這些故事串聯成一齣「潮漾SHOW自己」的戲劇,讓我們與長者在舞台上演出每一段精彩故事吧!
在主動邀請長者參與演出和傾聽並記錄長者們的心聲後,更需要透過深度訪談與歷程紀錄的拍攝,讓社會大眾不只看見上了年紀的長輩們仍舊盡情揮灑生活的態度還有更多對於追求自我實現的堅持與毅力。請你為這樣值得喝采的生命經驗策劃一個前所未見「飛炫訪人生」的特展吧!
要 | 不要 |
1.以自己的長輩為採訪對象,完成學習單作為劇本的素材依據。 2.要以適宜的態度與長者合作演出20-30分鐘的戲劇 3.以拍攝記錄長輩參與展現潮漾飛炫舞台的歷程做為報導 | 1.不要紀錄和長輩無關的訊息 2.不要小看自己而害羞不敢參與演出 3.不要帶有偏見或批判地想法採訪長者 |
俗話說:人生70才開始,你們的人生才正要開始,你們展現自我,你們一直終身學習,你們自我實現,你們一起站上舞台,既潮又漾更飛炫,請大家為你們喝采!
「點子實驗室有更多人的意見想法跟互動,呈現更多學生的想法,不是只聽老師說。」
「變得更會思考、提出點子和變得更勇敢。」
「點子實驗室的課程比以前的課程更多元。」
一起參與任務演戲的蔡爺爺說:「變老是一件快樂的事情」,這是學生說出在策展任務課程中最印象深刻的事,透過採訪長者記錄下童年點滴,確實拉近了學生與長者間的距離,也讓學生思索、詮釋更多「不服老」的關鍵概念。
「比較敢大膽說話了,不會像以前一言不發的不敢講。」
「上完這學期的課程,我覺得感覺變活潑了,更會演戲。」
「更有自信也更會表演了。」
白河國小透過戲劇課程的訓練,學習如何以肢體表達自己的情感,而為了要準備舞台劇的道具,製作上也能將所蒐集整理過的,屬於阿公阿嬤年代的時代氛圍刻畫得更細膩;而仙草國小的小記者們則藉由訪談阿公阿嬤,採訪問題的撰寫條列,都是表達能力最好的訓練。
「我們可以自己畫海報跟演戲。」
「我最印象深刻的是和一位同學上台訪問碧貞阿嬤,我最大的收穫是了解阿嬤當志工的辛苦和快樂。」
「採訪稿一直唸錯,所以我一直重複唸,唸到背起來為主。」
「我克服上台的緊張,台下超多人,但我勇敢的克服了。」
為了能編排出一齣完整的劇碼,不管是長者故事訪談蒐集的前置作業、劇本的撰寫,道具的製作、演員的訓練,還有這些歷程中實際以記者角度進行紀錄的方式,不僅顯現跨校團隊師生上的緊密合作、共融共學;更體驗學生與長者跨世代的情誼。
「當學習不是以知識為主,與長者的交流讓課程更富有濃濃的關懷,學生學到的人際互動是在課本上完全無法體會的。」
「把學習的主動權給學生,讓學生自己發想問題,歸納整理策展素材,課程的重點擺在學生學習歷程這是與以往教學最大的不同。」
代間、混齡教學是兩校共同的教學策略,首度參與「設計學習」計畫的跨校教師團隊,兩校透過同樣以白河地區的長者為對象,白河國小讓學生與長者進行訪談觀察,並且共同進行戲劇展演的相關訓練課程、共同撰寫劇本;而仙草國小則是以新聞記者的角度、影音的方式記錄下長者及白河國小演員的心情,採訪白河國小的戲劇過程,透過混齡教學及新聞台活動設計,孩子克服恐懼試著與長者溝通;藉由同樣的主題任務,進行不同的教學課程內容、引導及產出;而這樣的課程設計,都帶出學生「好玩!有趣!害怕!勇敢!」的學習心得。
「山城歲月的潮間帶」展覽由白河國小及仙草實小兩校師生共同策劃,展出位於臺南第一大高峰大凍山山腳下,山與海交接處的精采故事。「潮-潮來潮往」-時代流動,展示學生訪談蒐集老人家們屬於舊時代裡的老物,學生重新分類賦予新生命;「間-點滴瞬間」-時間流動,則是任務歷程中師生對話、青銀共學、合作的精采點滴、對話記錄;「帶-共學地帶」-情感流動,則是看見透過戲劇展演中青銀合作、世代共榮的跨世代友誼。三個展區共構出學生呈現出白河長者「不服老」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