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南市二溪國小、漚汪國小

啟動新『食』代,耍出潮『食』力

改變契機

第一年參與廣達「設計學習」計畫的臺南市二溪及漚汪國小,是一組跨區、跨校教師社群,取名「溪汪團隊」。期待透過「在地農產」、「美食」串聯起代間的情感,讓學生透過思考與訪談阿公阿嬤喜歡吃什麼、煮什麼?來認識他們的生命故事,並透過創意與愛的料理及紀錄,將這些深藏他們於一身的老「技藝」,耍出一種全新滋味,一種新的樣式、「新意」。

情境任務介紹

 

現在社會中,由於父母忙於工作,孩子平常在學校上課,放學後多往安親班學習,與家中的爺奶們互動機會甚少,你曾關心過他們喜歡吃什麼嗎?他們美好記憶中的美味是什麼樣子?甚至有哪些動人的生命故事?

溪汪教學團隊因在地農產富饒,紅蘿蔔、酪梨、蘆筍產量更是全台第一、品質優良,因此透過「食物」賦予學生化身為「溪汪料理說書人」的身分,以一個學期的時間,透過訪談家中與社區的長者,口述記錄、照片、影音資料,挖掘長者與食材間的連結及回憶、故事,更進一步了解食材中的營養成分,最後再運用自己的創意,改良料理配方,一起和長輩完成一道道前所未見並且充滿溪汪美食力的料理,除了共同品嚐健康的在地好味道外,也希望藉由這樣的過程,傳承及延續在地農產的美味,更展現溪汪長者們自我實現的新契機。
    

任務信

親愛的溪汪料理說書人:

曾幾何時,香醇的蒜味酪梨、清爽的蘆筍肉絲,和下飯的紅蘿蔔燉肉,這些我們在地常吃的菜色,是我們懷念的美味。現在,竟然只是阿公阿嬤逢年過節僅存的回憶。你和阿公阿嬤住在一起嗎?你每天會和他們聊天嗎?你知道阿公阿嬤喜歡吃什麼嗎?你知道阿公阿嬤的生命故事嗎?「你會大,他們會老」,很多愛的故事需要我們一起記錄下來,和他們一起述說生命中的重要事物,融入孩子的創意與愛,長者的生命智慧得以延續。現在,廣達文教基金會與學校邀請各位溪汪料理說書人,一起完成任務,將溪汪美食力傳承下去。

【任務一:找出長者溪汪美食力的故事】

透過訪談家中或社區的長者,藉由口述、照片、影音資料回憶長者與食材的連結,並且找出溪汪美食力的故事。

【任務二:共創溪汪美食力的風味】

以長者的故事為藍圖,以自己的好奇心為出發點,一起設計出一道色、香、味俱全且前所未見的溪汪美食;與長者們共創、共享料理,再現溪汪美食力。。

【任務三:傳承溪汪美食力的共鳴】

與長者一同策展,巧妙地展現故事與創意,讓溪汪居民得到共鳴,也讓孩子產生自己的觀點,啟發自我實現的動力。

不要
  • 要分成三個展區,並為三個展區各自命名
  • 一道料理要有一個故事
  • 要邀請受訪者一同說書
  • 要邀請家中長者及社區居民來看展
  • 要規劃策展活動流程表
  • 不要用「溪汪美食力」作為展區名稱 
  • 不要憑空捏造故事



 


那要如何延續這份美食的記憶呢?希望你們能發揮創意與能力,為溪汪居民策畫一個「前所未見的溪汪美食力」特展,兼顧視覺、味覺、嗅覺,美味與健康,展現溪汪長者自我實現的新契機。

委託人    
臺南市漚汪國小  校長     蔡孟倫
臺南市二溪國小  校長     陳慶林
廣達文教基金會  執行長 徐繪珈

學生創意

★展現在思考

「點子實驗室可以讓我們提出自己的想法、有更多元的課程,可以讓我們動手作,這個課程沒有課本,有很多不是本校的老師來上課,讓我們接收到更多點子。」
「我更可以抓出文章的重點,也學會了版面的設計,遇到困難時冷靜思考,這些對我的未來都很有幫助。」
「我們是主角而且還可以充分地和同學討論點子,因此給了我們極大的發想空間,我們也要仔細地聽別人的意見,再將不錯的點子整合,選出最具代表性的實施。」

學生們在挖掘出家中長者最難忘的美食記憶後,透過資料蒐集認識食材及營養成分,以創意重新設計一道專屬長者的食譜,不僅要能保留美食記憶,更要關注長者的身體狀況,這樣知識的疊加、整理、篩選,讓每位料理說書人能展現最獨一無二的創意。
      

★展現在表達

「我在策展當天當解說員,有一個人突然問我問題,幸好我想到了回答的方法,才得以化解危機。」
「訪問的時候我覺得最困難,因為在問的時候媽媽有些問題她聽不懂,然後我就一直改變問的方式。」
「製作海報的過程中,我們運用特殊的注音來讓海報更有趣,而且可以把圖片和插畫加在海報上,讓大家看到海報能夠更了解我們的想法。」

學生以創意料理表達自己對於長者的愛,也藉由繪製長者的頭像,完成故事小海報;不論是創意料理的設計理念闡述有所依據、言之有物外、還要以圖文方式呈現步驟、食材;為能如實完成長者畫像,而觀察到原來阿公阿嬤身上有那麼多的細節,這些表現手法,充滿了創意,呈現出眼中的長者及對料理的認識。
    

★展現在行動

「幫長者設計菜單食感到很困難,所以我看食譜、問同學的想法,跟長者討論,查網路,找了很多的資料,最後終於克服了這個困難。」
「策展課程中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學到合作,也認識好多個朋友,然後在畫策展海報時我們一起認真討論,發表建議,到最後就很順利完成。」
「計畫開始後,大家用平板和電腦查閱大量關於策展的資料,在把平板裡的資料謄寫下來,這件事花費了很多時間和精力。」

為了能將自己精心設計的獨門創意料理與長者一起分享,化身為廚藝小達人與長者共同製作料理,並且一起品嘗,透過這樣的實際行動,將創意美食力以最直接的方式傳遞到長者心中;也透過便當盒形式的藝術創意作品,收藏並訴說出這道充滿愛及關心的溪汪(希望料理)。
    

 

教學策略

「課程進行中我看到孩子們的成長,從陌生到熟悉,從大海撈針到精準目標,從天馬行空的想法到轉化輸出詳細架構圖,當聽見孩子們上台發表時所嶄露自信滿滿的神情,令我動容。」
「在孩子們成長過程中,我開始省思要教給孩子們什麼?是知識技巧還是解決問題能力,是自我完成還是團隊合作,是逃避還是勇於挑戰,我察覺知識技巧並不是最重要的,反倒是培養邏輯思考,團隊合作,充滿自信迎接挑戰能力才是我教給孩子核心價值。」

首度參與「設計學習」計畫的「溪汪團隊」教師社群,兩校跨越距離30多公里遠的地理限制,從暑期的教師工作坊一直到學期間執行任務的歷程,以線上共備、實際兩校參觀在地的方圓美術館增能、彼此傾聽理解,及實體進行課程討論、合作對談等工作坊形式,不斷進行任務執行的課程調整、對話;教學團隊在任務執行中嘗試以陪伴、學習夥伴的角色,陪同孩子探索長者經歷過的生命故事,尋找舊時懷念滋味。任務過程中,教學團隊利用實際接觸訪談長者、搭配學習單;觀察長者後製作海報,加入營養師的菜單設計等教學策略,並藉由「記憶中美味大變身」檢核表讓每位孩子能在這樣的空間中學會表達自我想法、經驗、情感以及創意,並能隨時檢核是否達到任務規準,說出屬於自己觀點的長者動人故事。
    

 

展覽呈現

「啟動新『食』代,耍出潮『食』力」是由臺南二溪國小及漚汪國小共同策畫出的展覽,以四個展區:「潮出新食力-神奇秘方」、「潮出美食力-兒時回憶」、「潮出心實力-盒中滋味」以及學習歷程,來展現學生在任務執行間先從關注在地的農產品為出發,再進一步連結至身邊的長者,化身成為一位「溪汪料理說書人」,以訪談形式挖掘出長者與食材間的回憶故事、記錄下食譜,並進一步了解食材中的營養成分,改良料理配方,與老人家們一起烹飪、品嘗健康在地好味道,並以創意滿點的回憶便當盒創作,典藏箇中滋味,讓最潮的「溪汪美食力」,每一道料理,不是只有舌尖上的美味,還有著關心長者健康與懷念的獨特風味。
    

    

教師發表

展覽列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