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南市篤加國小

銀加學校

改變契機

篤加國小第一年參與「設計學習」計畫,期待帶著學生翻轉對於高齡者的印象,對生活周遭的人事物有感,透過在任務中與長者間的相處、共學,挖掘他們精彩的人生故事、生命經驗,透過銀學共作的概念,為學生與長者創造一個前所未見共榮/共融的舞台,也為社會大眾建構起對與長者的「全新印象」。

情境任務介紹

 

在介紹家庭角色課堂中,孩子討論到家中阿公阿嬤的外表、行為和特質,常常會提到「白髮、駝背、老花眼、中聽、愛碎念等」,就有孩子問:「為什麼阿公阿嬤的樣子聽起來都很負面,都不太有用的感覺?」此一情境引出教學團隊的討論,如何翻轉對長者的刻板印象,為長者帶來新的生命力。

期待透過一個前所未有的主題任務,賦予學生「銀加設計師」的角色,結合校本課程,跨領域及混齡的課程安排,邀請10位長者入校進行故事分享、交流,透過互動與課程,產生連動、激盪的效果,並請學生重新定義出對於高齡者的觀點,以自畫像表達自己與高齡者間的連結,也以藝術裝置作品思考呈現如何創造長者其價值展現;最後藉以展覽讓觀眾留下深思懷念的回憶及感觸心得感想。
    

 

任務信

嗨,親愛的銀加設計師:

我們家中的長輩、阿公阿嬤是很多同學天天見面、生活在一起且熟悉的家人。你知道他們有一個特別的名字~叫做「銀髮族」嗎?然而,大家真的認識身邊的銀髮族嗎?我們真的瞭解家中的銀髮族嗎?隨著阿公阿嬤年紀漸長,當有一天,你發現來校門口接送你的人不再是阿公阿嬤;當有一天,你回到家打開門的那一剎那,發現阿公阿嬤不在了。你會發現與長輩相處的時間越來越有限,如果就這樣錯過彼此交流的珍貴機會,那就太可惜了!
因此,篤加國小邀請各位設計師加入「『銀』『加』學校」計畫,希望大家能透過聆聽銀髮族的生命故事、認識銀髮族的生活智慧,與銀髮族互動交流,為銀髮族找到屬於他們的榮耀,讓銀加學校成為大家一起學習和成長的舞臺!

任務一:銀+風采

銀髮族來分享他們精彩的生命故事、生活智慧,與他們互動的過程,請你思考可以用什麼方式或內容來記錄並展現他們在生命故事中最精彩的時刻。這一定要有故事性與獨特性,千萬不要只有拍照而已喔!

任務二:銀+美好

透過銀髮族的故事,了解過去銀髮族的童年,你會發現有些不一樣,但是你可能也會發現好像彼此之間有一樣的連結喔。這些連結可是你、我和銀髮族之間共同回憶的開始。請你思考邀請銀髮族到學校進行一場「銀  美好」的課程,一起創造美好回憶。這回憶要有趣、有互動、有操作,不要只有說而已喔。

任務三:銀+飛揚

銀髮族們對於家庭、對於你們及對於學校都有他們的價值,為了讓你和身邊的銀髮族更靠近,請你集結靈感,策畫出一個屬於「篤加國小銀加學校」的意象作品,並邀請社區長者與你們共同創作。這一定要有符合學校、在地及銀童共榮的意義,大家一看到都能明白的作品,千萬不要只有自己的想法,而忽略了銀髮族長輩的意見喔。

策展任務從現在開始,邀請您與團隊的夥伴透過元素、構思、作品,於109學年度為銀髮族們的故事策畫出一個前所未見的展覽,來讓篤加國小銀加學校成為共榮/共融的舞台!

委託人    
七股區篤加國小  校長       黃國峯
篤加國小家長會  會長       黃盈順
廣達文教基金會  執行長   徐繪珈

學生創意

★展現在思考

「我改變了對阿嬤們的印象,因為阿嬤們有那麼多回憶、跟童年,和吃苦的地方。」
「要開始寫策展課綱和內容思考時,用了很多心思和思考,也用了很多天整理重點,把故事寫出來,再布置背景。」
「在點子實驗室我們跳脫課本的框架,往生活的方向,激發我們的頭腦,創造新的點子。」

學生們透過「長者故事坊」的課程,聽著社區10位阿嬤們分享自己的人生故事,學生對於以前的生活有了更多的認識及發現,也善用點子筆記本將長者故事及自己想法進行整理,有些地方很抽象,先擷取重點,再慢慢歸納;藉由策展人訓練,掌握展覽故事性及思考最終展覽的目的。
    

★展現在表達

「要怎磨去呈現阿嬤們回憶的那些東西,像是柑仔店怎麼去做,怎麼克服,和我的同學們一起想辦法跟克服。」
「在畫海報的時候,總有一兩次想不到什麼東西,還需要靠對有想一下,才可以想到,然後還要畫一些插圖,讓海報繽紛一點。」
「我們大家輪流上台分享,把三位阿嬤故事的脈絡,一一的介紹及講解。」

該如何呈現阿嬤們的精彩人生經歷,除了以口語分享給同學們外,也透過為長者畫像、故事海報、藝術作品從故事中抽絲剝繭去表達自己的觀點及重點,藉由心智圖的發想進行主題重點的分類、歸納及延伸。
    

★展現在行動

「我覺得最難的地方是要把故事和資料結合在一起的時候。去觀察故事和資料的相同地方在哪裡,然後再去延伸這個話題。」
「讓我更知道要懂得如何去面對問題,不要只會在旁邊看著別人做,也讓我更知道長者的故事,和現在的我們有何不同,長者也希望我們可以多關心她們,多跟她們聊天、陪著她們。」
「我學會想法整理,先把想法寫在紙上,一一排列再整理。」

 藉由把高齡者長帶入校園,一方面成為孩子們的小老師,一面也跟孩子一同學習如剪紙、戲劇等。藉由銀童共學共創,激盪出彼此之間創意,沒有誰改變了誰,而是大家一起共同學習成長,但確實在孩子心中埋下一顆,逆轉高齡者印象及改變行動的種子。
    

 

教學策略

「在引導祖孫彼此靠近的過程中,心中多少有些忐忑,因為我們不確定會帶給學生或大或小的漣漪,但我們希望創造這個機會,由學校來當橋樑:Be the bridge,把這座橋搭建起來,讓他們走向彼此,而確實我們創造了這造橋,看見祖孫彼此靠近很近,透過不同的教學活動,讓祖孫共學、共融,『學生能看見長者的好,長者看見自己的價值。』 」
「參與這次計畫的不同與改變就是~忍耐力 。『忍』住對孩子的指導。『耐』住衝動給予空間。協『力』合作創造機會。」

篤加組成的跨領域教學團隊,以設計學習探討「高齡者」的任務主題,融入校本課程-在地產業、跨年段課程-自由講堂,長者故事,架構出任務情境賦予六年甲班學生設計師的身分,任務執行的歷程中,鷹架出各種課程,引入了許多不同的資源:如弘道的彭祖老化體驗、果陀劇場長者帶領人的專業培訓課程等,讓學生參與,「先嘗試才知道問題在哪」,而後的教學介入,「老師能回應學生的個別問題」,實踐「設計學習」計畫中師生共構任務,而除了老師與學生外,又加入了長者的智慧,教師做為橋樑與推手,創造出舒適的場域讓三方在其中互動、交流及對話。
    

 

展覽呈現

「銀加學校」是一個由社區10位可愛的阿嬤們與學生共同投入的學校,在校內「銀」髮高齡者「加」上學童,透過相互的交流、學習,這段美麗的學習旅程、共同成長的舞台,人人都是「贏家」。阿嬤們透過老師的引導,以「長者故事坊」深入淺出的方式分享自身故事給學生們,學生也藉由認識自我、體驗老齡、故事蒐集等課程,以展區一「銀加風采」自畫像作品表現出自身與長者間的連結;展區二「銀加美好」,則展現小組擷取阿嬤精彩人生智慧及故事的意象、元素共同而作的藝術創作;最後「銀加飛揚」,以互動展示「人人都是策展人者」的概念,共同編織在地「虱目魚」的意象,展現銀學共作的樂趣。
          

 

教師發表

展覽列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