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隆國小連續參與廣達「設計學習」計畫四年,慢慢藉由師生共同執行「策展任務」歷程,從原先的小型教學團隊,慢慢擴大,更將透過任務進行藝術創作的視覺藝術科目,以全年段課程實施,成立策展人學生社團;今年期待透過日常的「交談」與「陪伴」讓家中長者擁有真摯的愛與歸屬感,也藉由藝術策展,喚起更多人的關注,以全新的眼光看待長者身上的「新價值」。
根據國家發展委員會2016年的調查研究,台灣社會結構漸漸朝向高齡化及少子女化等變化趨勢,小家庭即父母與未婚子女共組的家庭型態占比最大。興隆國小近科學園區,大量的外移人口,因此學校學生的家庭組成,也多以小家庭為主,學生多在假日甚至寒暑假才有與家中祖父母輩有所接觸,且大家是被動接受關愛。
因此期待透過「設計學習」計畫本次探討的「高齡」議題出發,以「陪伴」做為關鍵概念,啟動任務,以主動交流訪談,關懷自己的爺爺奶奶,用塗鴉繪本方式介紹你們祖孫之間的日常生活;並透過定義出「陪伴」後,以藝術作品記錄下自己與阿公阿嬤們互動過程中,最印象深刻、象徵陪伴的幸福瞬間;最後「讓愛傳出去」的終極任務,以具體的行動方案,以關懷長者為目標設計一款遊戲,以觸發觀者對於長者有更多的關注,並且發現不同樣貌的他們。
我想你已經知道全世界高齡人口都在增加中,台灣人口高齡化的現象也特別地嚴重,你可想過這對於你會有什麼影響呢?
年輕的你,一定要了解當你老的時候,世界會變得和現在很不一樣,透過這個任務你將學到如何超前部署,逆轉對高齡者的想像,活出屬於自己的銀髮時代。
爺爺奶奶是我們生命中最親近的長輩,你對他們的了解有多少?平常你們是怎麼相處與交流的呢?請你親自訪談你的爺爺或奶奶,並以塗鴉本介紹並記錄你們祖孫之間日常生活的交流,跨越世代隔閡串起愛的連線。
年輕生命的陪伴可以讓我們所愛的長者神采奕奕,請你以自己做例子去嘗試跨世代祖孫之間可以一起做的事,發掘不再健步如飛的長者所擁有的活力,讓他們得到尊重及肯定自我的價值。請你以「愛在一起」為主題創作一件藝術品來分享這段歷程。
老年人口越來越多,但年輕人可能因為工作、學業、生活等因素無法隨侍在側,陪伴是高齡化社會中最想取得平衡的議題。請你學習國內及世界先進國家如何營造敬老、親老的友善環境,設計一個「讓愛傳出去」的特展,觸動更多人一起參與以陪伴取代照護高齡長者的行動。
期待興隆國小各位年輕的策展人,一起參與109學年度廣達「設計學習」計畫,回應「七老八十新契機-逆轉高齡的社會與人生」的年度任務主題,在明年三月讓我們一起用策展說出動人的故事,完成一個前所未見的「青春不老愛相伴」特展。
「陪伴是創造幸福的舉動。」
「問卷設計的答題選項可將『不確定』消去,不確定代表模糊的了解,若答題者心中有可能的答案,卻不是正解,表示答題者不知道。」
「試著用這次展覽讓大家知道『陪伴』老人的重要,更要讓關懷這件事變成簡單的事。」
「最印象深刻是之前看英國聊天巴士的影片時,因為我從來沒有認真思考過關於高齡社會的問題,更別說是陪伴長者了,我有一種得到深層領悟的感覺。」
這群小小策展人透過影片、資料的蒐集、學生們所創作的作品而定義出許多動人的「陪伴」意義:共享美好的事物、給孤單的人一道曙光、向對方傳遞愛與溫暖、共享美好的事物、搭起彼此心靈的橋樑、找到彼此幸福的笑容、創造幸福的舉動。
「觀賞新北市青銀共居實驗案例影片後,為改善青銀共居問題,自訂『青銀共居0糾紛』為標題,並以Q&A來設計海報,突顯了『放下年齡芥蒂』為解決方法。」
「以祖孫愛在一起為主題的繪畫創作主題說明,健朗的阿嬤回頭對在馬拉松路跑中氣喘噓噓的我說:『太陽在前方等著我們囉!再跑一下就會追到陽光。』阿嬤,你知道嗎?你就是最燦爛的光啊!」
孩子們從去年暑假開始就被賦予任務,蒐集阿公阿嬤的故事及細細品味相處的時光,開學後以繪本形式,為自己的爺爺奶奶寫生命故事,也透過藝術創作記錄下與家中長輩印象最深刻的互動瞬間,圖畫中祖孫不管從事什麼活動,以「愛」陪伴長輩都是最幸福的時光。
「我更勇於表達自己的想法,也會主動關懷爺爺奶奶。」
「對我來說策展課程最難的地方在於如何將藝術、社會、自然、數學和國文融會貫通,這麼困難的一件事,克服的過程當然特別燒腦,先聽聽自己和他人的想法,接著思考思考再思考。」
「這次的課程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事呢,就是和同學一起籌畫如何把作品擺放到最好位置的時候,因為掛畫的時候,畫總是會彈起來,我和同學老師想了很多方法,才終於成功了。」
教師團隊賦予興隆國小全六年級11個班317位學生成為紀錄爺爺奶奶故事、幸福時光的藝術家身分,並且成立「策展社團」甄選高年級25名策展人,利用中午午休時間進行每周一次的策展培訓,裝備學生提出觀點、邏輯建構的能力。
「這次共有11個班317件作品,我幾乎都可以記得哪一個小朋友畫了什麼,每件作品鮮活有力地說著自己與長輩的『陪伴』故事,當我的目光穿透了這些作品時,眼前的孩子彷彿被放大了,我確信這是他們原本的潛能,只是這回他們有了淋漓盡致的發揮。」
「在設計課程時,我會準備一些思辨型的提問問題,安排多一些時間讓學生討論並重新產出新的想法。而且,針對學生的回應給予鼓勵,讓每位學生都勇於開口表達自己的想法。」
教學團隊為能讓孩子們對任務有感,定義出「陪伴」及如何親老、讓愛傳出去,點子實驗室的課程,透過影片、開放性提問,讓學生進行深度思考;也藉由「設計學習」的導入,讓藝術課程深化,讓視覺藝術不再只是以藝術形式存在的美感課程,而是它讓每個孩子學會透過藝術,表達自身的思想、經驗還有情感,更可以說出動人的故事,只要給予學生縝密的規準,學生們都能精準地傳達出「陪伴」的關鍵概念;而給予策展人的充電站,更透過2次實際參觀美術館的經驗,學習分區、命名、策展說故事的技巧。
「青春作伴幸福」是一個詮釋「陪伴」能「創造幸福」的故事,邀請觀眾在看完展覽後,為你的生活灌注青春活力,讓生命中的長者們重拾光芒。藉由展區一「家中的寶」,以繪本形式,看見學生為家中長輩的豐富人生說故事,彷彿是一座挖掘不盡的寶藏;而展區二「同在一起」,以愛陪伴長輩,不論是下棋聊天或是做運動,一幅幅由學生創作的藝術作品,記錄下這些動人的互動時刻;展區三「黑白講講」藉由策展團隊所自製的問卷,調查興隆學生與家中爺奶互動的狀況,所發想出八款與高齡者相關的桌遊,透過聊天化解長輩孤單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