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市大同國小

家鄉衣漾美

改變契機

新北市大同國小校本課程核心價值「成創客」、「現永續」之主軸,建構「藝境創客 美感大同」之發展方向,希望藉由第二年申請廣達「設計學習」計畫之機會,持續培養大同師生透過策展來學習的專題導向學習方法,重新點燃學生對於學習的渴望與教師教學之熱忱。

情境任務介紹

 

新北市大同國小學生從最貼近校園週邊的環境出發,並到鹿角溪濕地尋幽訪色,探索屬於自己記憶中的家鄉色彩,尋找自己喜愛的顏色與物件。

經由一連串的實地踏查、觀察、手作、歸納、詮釋與建構,他們動手找回家鄉「技藝」,並把在地色彩揮灑在畫布上,巧妙轉製為衣裳,讓家鄉共有的美好記憶被形塑得具體而觸手可及,「一樣」的在地情,孩子們卻有著與他人不「衣漾」的學習歷程!

任務信

嗨!各為小騎士設計師:

陪伴大同國小幾十載的水泥馬,是所有大同人進入小學的第一個成長空間的記憶,承載著大家快樂童年的回憶,同時也情牽在家鄉的土地上。然而走過歲月,這匹馬身上斑駁不堪,幾乎已成素胚馬。
目前,學校大同樓含遊戲區正在全面整修中,為了更進一步探知家鄉之美,水泥馬特派克為小騎士設計師來參與這一次艱鉅任務,讓自己跨出校園,發現家鄉之美,並且以前所未見的亮眼方式重現美景。

任務一:「從轉角遇見記憶-驚喜」

開學第一週,走訪校園,察覺學校哪裡做了改變?有哪些不一樣了?請每一組學生觀察學校的變化,說出至少3-6種的差異性,並記錄下來自己的想法。

任務二:「在記憶尋找技藝-精彩」

在校園中被圈住的褪色水泥馬,是記憶中美好的回憶,讓學生透過超輕土,讓水泥馬在掌中呈現不同繽紛色彩與樸實風采。再由校本課程單騎鐵馬探訪鹿角溪溼地,訪幽尋覓,尋找鹿角溪溼地之美。

任務三:「由寄意傳承在地情-驚羨」

以前所未見的方式,透過設計思考,讓鹿角溪溼地生態景觀設計與眾不同,寄意在地的記憶與情感,讓家鄉風貌透過「策展」呈現。
小騎士設計師,出發!

委託人    
新北市大同國小  校長       陳學添 
廣達文教基金會  執行長   徐繪珈 

學生創意

★能獨立作業並學會與他人和諧合作不抱怨樂觀前進之能力

    

★上台與分享,敢說出自己想法的能力

    

★創作與發想的實踐能力

    

教學策略

任務一:轉角遇見「記憶」
帶領學生巡視校園,觀察校園,尋找記憶深處裡的情感,無論是遊樂場所或是合作社,無論是故事花園或是水生池、無論是中庭操場或是活動中心...記憶深深,一轉身,轉角遇見水泥馬,身上的斑馼不堪,足見歲月有之,相較於其他三石獸,更令學生記憶漸漸湧上心頭...校園的整修,將改變水泥馬的樣子,即將穿上新裝,孩子的心中,未來的新裝更能是什麼樣的風貌?透過行動,一起參與這次由舊到新的創作,保留舊時美好的回憶,藉由舊有的認知,設計出衣漾情,展現自己鄉情感觸的發想。 
    

任務二:動手找回「技藝」
一技在身,勝過萬貫家財,日後生活亦可無後顧之憂,由動手學習的設計尋找童趣,在手做技藝中(捏捏樂、推推樂、刻刻樂、塗鴉樂…,情牽在地真情)。
    

任務三:溫馨守護「『衣漾』寄寓『在地情』」
鹿角溪濕地一行,尋找最美在地色彩,盡情揮灑在畫布上,巧思穿在身上,既是運動會最佳裝扮,也是『衣』氣風發、『衣情萬縷』,更希望能『衣錦晝游』~比喻身居官職,榮耀異常之象徵,讓孩子們情牽在地家鄉之美,更甚而多了一份認同感與責任感,設計小衣服,把家鄉美麗的色彩與景緻,展現在小衣服上,讓在地共有的美好記憶,隨時並溫馨守護屬於我們的美麗家鄉。
    

展覽呈現

展覽佈置大致分為兩大區,一區為策展歷程區,一區為主題策展區。
一、策展歷程區:歡迎門面設計、任務信專欄、便利貼點子運用過程、心智圖的整體運作標示,及全班學生用來記錄過程與發想燒腦的可愛點子簿。
二、主題策展區:採三展區介紹,展區一-轉角遇見「記憶」;展區二-動手找回「技藝」;展區三-溫馨守護「『衣漾』寄寓『在地情』」。 
    
左圖:策展歷程地圖
中圖:主題策展區,展區一-轉角遇見「記憶」
右圖:主題策展區,展區二-動手找回「技藝」

    
左圖:展區三-溫馨守護「『衣漾』寄寓『在地情』」
中圖:展區三-發現在地色彩彩繪作品
右圖:愈分享愈有勇氣的大同導覽小尖兵!

    

展覽列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