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市光明國小位於南崁溪區域,交通發達,近二十年來,隨著新建大樓矗立,人口快速移入、溪流汙染;在這濃縮的發展歷史下,看似一片繁榮的城市場景,卻隱藏的家鄉認同的迷惑;城市中地景快速抹除,如同新移民的孩子,對於地方文化的過去無從追尋,且於都市方寸活動範圍,失去對於城市美好的想像。
期待藉由廣達「設計學習」計畫,以旅行者觀察者的觀點,重新觀看城市生活,尋找家鄉認同。透過策展來學習,能梳理學生思考脈絡,連結鑑賞學習、知識關聯、以及論點呈現,改善過往藝術教育重視創作,而輕忽鑑賞與生活實踐之教育;期待以廣達「設計學習」計畫之策展思維的教學脈絡,翻轉學生學習角色,將知識實際化為行動。
住在一個具水準的城市,是每個人所期待的,也是每個城市的領導者,所需要努力的目標。
蘆竹雖然是一個新興且便利的城市,卻還沒走出屬於自己的特色,因此區長懇切地邀請挑戰者的幫忙,執行三個任務,以展覽找出未來蘆竹精彩的可能。
任務一:從觀察城市,展現蘆竹驚奇的地方
任務二:找出蘆竹市民,不為人知的精彩故事
任務三:規劃城市,展現城市的未來景象
完成以上的任務,相信你們已經找出蘆竹的城市之美;區長會在展覽場,再次與大家見面,聽取各位的意見。
期待你們的成果!
未來將是屬於城市的世界,住在一個具水準的城市,是每個人所期待的,也是每個城市的領導者,所需要努力的目標。蘆竹雖然是一個新興且便利的城市,但尚未走出屬於自己的特色,因此我懇切的邀請各位年輕挑戰者的幫忙,從了解這個城市開始,為這個城市找出未來各種精彩的可能。
請你成為一個城市的觀察者,選定一個主題,利用照片、錄音、文字、錄影、手繪等等的方式,每組至少收集30 件物品,整理並呈現這城市,過往被忽略或不曾被注意到的驚奇樣貌。
無聲的市民,他們的需求以及存在的故事常常被忽視,但他們才是這個城市的主人,藝術家利用不同手法,呈現住在這裡居民的喜怒哀樂,請你從這些作品當中,策劃一個能夠呈現市民生活百態的展覽。
瞭解市民需求後, 請挑戰者從各式城市規劃案例中取經,歸納出理想城市的要素,藉由這些要素,設計你窗外理想城市的樣貌。透過完成以上的任務,相信你已經找出我們城市之美;我們會再次相見,聽取各位的意見,希望藉由你們的策展行動, 激發市民對於城市的認同與期待。 各位將有機會被任命為城市大使,繼續為我們城市的未來,賦予嶄新的生命。
期待你們的分享!
左圖:以相機,實際踏查我們生活的城市,探索沒有觀察到的地方。
中圖:為了設計出配合概念的展出方式,策展者做了許多特嘗試。
右圖:展出最後互動裝置構思中,如何讓日照權能藉由積木操作,而被觀眾理解。
左圖:課程使用焦點討論的策略,讓小組能將所見所聞,提出思考論點。
中圖:策展利用鷹架教育的概念,逐步讓學生思考,如何架構屬於我們的「城市之美」展覽。
右圖:師生協同策展,共同討論,共同思考,激發展覽共識以及各種可能。
左圖:小組演練報告,相互支撐,相互激勵。
中圖:紙上策展,直接面對面,共同整資料,共同找出主題與脈絡
右圖:佈展共同合作,將展示空間分配,做出最好分配。
左圖:藉由策展,理解展場結構,認識展場。
中圖:為了實踐最美好的展示效果,專注將展示版調整至最美好狀況。
右圖:即使再高、再害怕氣球爆炸,為了讓展覽觀眾擁有最美好的記憶,主動地定期將氣球補充以及調整。
任務一:從觀察城市,展現蘆竹驚奇的地方
左圖:走出校園,直接到城市中,針對小組訂定的觀察主題,進行踏與紀錄,圖中為城市中人與動物互動之小組,到動物醫院進行訪問。
中圖:學生使用ORID焦點討論,針對自己所觀察的主題,進行報告,報告邀請班導與藝術老師,進行專家評審與提供建議。
右圖:報告後,我們將兩班十六組,重新的整併成五個單元,與宣傳設計小組,單元策展人找出核心的組員,將過去全班拍攝到的照片,重新彙整,進行各單元紙上策展。
左圖: 利用大單元、小單元、子單元的分層架構,重整單元命名與核心傳遞的概念,以架構表連接彼此個先後順序以及風格的統一。
右圖:利用Google簡報,以協作的策略,直接將作品與作品說明,依造策展架構順序,直接於簡報上進行完稿、輸出。
任務二:找出蘆竹市民,不為人知的精彩故事
左圖:藝術老師,在六年級課程中,以物件進行蘆竹深刻故事徵件。
中圖:課程以表演藝術,以鏡像畫面,對於當時故事現場,進行再次重現。
右圖:策展單元負責小組,閱讀所有六年級徵件之檔案,挑令自己感動之文本,進行近一步策展規劃。
左圖:策展小組,最後討論以明信片投遞之意象,轉譯感人的故事,徵求當事人同意,並調查投遞地址,製作成展示之明信片。
右圖: 為了讓明信片的故事得以投遞,策展學生改造了還書櫃,命名為「時光旅郵」期盼能將美好蘆竹故事,能被保留與傳遞下去。
任務三:規劃城市,展現城市的未來景象
左圖:展覽安排個策展人成為導覽尖兵,面對面與同學談論他們觀察的過程,以及他們對於城市的種種期盼。
中右圖:展覽關於蘆竹的未來,我們留下一個開放的答案,在最後的展區以「故事調色盤」,讓觀眾能將心目中未來的蘆竹的城事,以書寫、繪圖記錄,張貼於此區與其他觀眾分享。
「日照實驗室」提供觀眾,建造城市的機會,以不同的積木排列,觀察沈思者曬太陽的狀況,期盼觀眾能理解「日照權」與城市建造的關係。
城事之美展覽,我們以探險家第一次來到蘆竹的角度,由上而下,從「被遺忘的天空」,到「連接故事的土地」,最後抵達「歡樂的泉源」,從城市景觀遠處,將鏡頭由遠而近,推向關於蘆竹「它與他的故事」,最後展區將整個策展計畫,以幕後的「夢想的航海時代」,共五個單元。
展出以師生共同踏查的蘆竹攝影,配合國內外相關問題解決方案的選件,共同陳述故事。我們認為,策展亦是藝術創作,我們在佈展上,嘗試使用不同技巧,呈現觀看的視角、體驗、互動,藉此能給予觀眾對於各項議題的不同城事感受。
左圖:出電梯口,展現出強而有力具有城市意象的主題牆,此為學生與教師共同聯名,意圖呈現師生策展,共創知識之展覽意圖。
中圖:展場入口,左側為展覽概述說明,上面並標註觀展禮儀,提醒參訪觀眾。
右圖:展區一_被遺忘的天空,此區設計了「日照實驗室」互動裝置,能讓觀展後,實際操作理解城市建造與日照權關係。
左圖:展區一_被遺忘的天空,不同時空下的城市樣貌。
右圖:展區一_被遺忘的天空,次單元試圖利用布展技巧,呈現不同視角的城市景觀。
左圖:展區二_連接故事的土地,陳述都市土地人車問題,以及提出對路的主人轉化成人類,會是怎樣的場景,都市傢俱是否有其他的可能性?
右圖:展區二_連接故事的土地,介紹國外許多精彩案例,讓觀眾思考。
左圖:展區三_歡樂的泉源,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南崁天然水的販賣機,學生試圖以諷刺的廣告詞,提問這樣的水你想買嗎?
中圖:在南崁天然水販賣機旁邊提供試聞瓶,讓觀眾能更親近的感受南崁溪水的細節與味道。
右圖:展區三_歡樂的泉源,學生佈展提出盪鞦韆與天外奇蹟的意象,試圖在繽紛的氣氛中,讓觀眾感受城市未來的希望與各種可能性。
左圖:展區四_它與他的故事,展出蘆竹市民與這個城市難忘的時刻與代表的「信物」。
中圖:展區四_它與他的故事,展示了蘆竹市民的難忘故事與重要信物。
右圖:展區四_它與他的故事,並設計了時光旅郵,倘若觀眾有感受,歡迎以文字、圖畫形式,投遞到郵筒,觀眾作品將有機會被展出,試圖翻轉觀眾只能觀看之被動身份,亦能為自己的思考而發聲。
左圖:展區五_夢想的航海時代,為這次參與「設計學習」計畫的策展歷程,除了讓學生能夠理解計畫進行的過程,也能藉由這個展示牆面,與校內校外教師分享策展課程的進行樣態。
右圖:展場出口總覽,左側為展區五_夢想的航海時代、右側為展區四_它與他的故事、中間為展區三_歡樂的泉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