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市頂埔國小

香山濕地之美

改變契機

新竹市頂埔國小申請本計畫,正如計畫目的說明中所言:「建構一種體制外資源與學校教師合作的創新教學模式,期待具有教學熱忱且尋求資源之教學團隊共同加入」。當今社會因應科技資訊時代的來臨,不斷的進步與改變中,我們需要教導一群孩子在思考上更有創意、具有批判性,能獨立,與環境發生連結, 現在的學校教育急需創造及改善現有環境,故希望透過「策劃展覽的歷程」改變學習結果的想像,以全人教育為理念,透過結合生活情境、整合學習和運用、探究與解決問題。

情境任務介紹

 

新竹市最得天獨厚的戶外教育場域就是十七公里海岸線,而親近香山濕地最好的方法,就是實際到濕地上去。

我們帶著孩子從看影片、找資料,接著到戶外實際去賞鳥,看溼地,孩子從中發現溼地當中生物的互動,並且將這樣的互動,用樂高、黏土及影片呈現出來,呈現香山溼地之美。

任務信

嗨!各位設計師:

學校附近有一塊很特別的地方,這個地方是河流和海洋的交界處,是淡水與鹹水交織的地方,這個地方常常濕濕爛爛的,裡面卻孕育出許許多多的生物。但是這塊特別的地方卻沒有很多人知道他的美。校長想邀請各位,擔任這個美麗地方宣傳海報的設計者,將香山溼地美麗的地方告訴大家,為這個漂亮的地方辦一場「香山溼地互動之美」特展。

任務一:「認識溼地生物」

香山溼地一直以來以龐大的螃蟹種類及水鳥種類著名,但是推廣員們了解認識這些生物嗎?請你找出這些生物,並且為我們介紹溼地裡生物的特徵。

任務二:「溼地生物互動」

在我們了解溼地裡的生物特徵後,推廣員們會想要了解溼地裡的生物是如何互動的嗎?請你走訪台灣各個溼地,為我們帶回 24 件溼地裡互動的作品,並且讓大家知道這些生物是如何互動的。

任務三:「親近周遭互動」

學校旁邊的香山溼地也存在著各式各樣的互動型態。請你到香山溼地尋找我們身邊的「互動」,將這些「互動」帶回來與大家分享。

任務三:「創作溼地互動」

在認識了生物的互動,也親近了周遭的互動,請你試著設計一個溼地的互動情形,讓學校及社區居民發現一個新的互動關係,請策劃一個「溼 地互動之美」特展,讓大家看到溼地的美好。

委託人    
新竹市香山區頂埔國小   校長       李敦仁 
廣達文教基金會              執行長   徐繪珈 

學生創意

★核心概念整理聚焦能力

    

★撰寫劇本能力

    

★影片拍攝剪輯能力

  

教學策略

任務一:討論溼地中有哪些互動關係
使用了香山發展協會所製作的檔案認識螃蟹;和中華民國野鳥協會合作,不但在課堂上聽專家解說溼地與鳥類的種種,也跟隨賞鳥專家親自到海邊觀賞各種溼地的動植物,整合上述資源及孩子們找的資料、大量討論,聚焦自己對香山溼地互動的關係。
    

任務二:製作溼地互動影片零件及場景
我們請來製作停格動畫的專家來指導,不只是孩子們在學習,老師也獲益良多。
          

任務三:製作濕地互動影片
    

展覽呈現

老師們帶領學生從新竹市最得天獨厚的香山溼地進行踏查,並從「互動」的核心概念觀察、分析、聚焦人與溼地動物、植物及動植物之間的關係,建構出自己對於香山溼地保育的觀點,並透過撰寫保育影片腳本、道具製作、 拍攝剪輯,策劃出「香山溼地之美」展覽,並以四個展區「傳說中的溼地」、「大家來捏泥巴」、「Lego 溼地」及「電影溼地」為香山溼地之美發聲。
    
左圖:展場入口_香山濕地之美
中圖:展區一_傳說中的濕地
右圖:展區一_學生作品「掠食」

    
左圖:展區一_學生作品「命運之道」
中圖:展區一_學生作品「鏈式分解」
右圖:展區二_大家來捏泥巴

    
左圖:展區三_Lego 溼地
中圖:展區三_動畫作品模型
右圖:結合在地海洋教育製作保育推廣品

 
展覽列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