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市漳和國中

偶遇-偶域

改變契機

「漳和」是新北市中和區的古地名,為漳州人所闢,在械鬥不已的年代中,祈求吉祥和睦之意。新北市漳和國中以「快樂學習、桃李春風」為校訓,在校長對課程的堅持與強調潛移默化的境教之下,鼓勵教師動腦研發課程,發展多元教學策略,以滿足各種不同屬性的孩子,故期盼透過申請廣達「設計學習」計畫,促使漳和教師團隊,同儕共備,創造友善、溫馨的學習環境,進而點燃學生的學習渴望。

情境任務介紹

 

「見校鳥喜鵲之微,感知思考之美」
以校鳥喜鵲PICA為中心,結合各領域在教學上的實作,展現出會動腦思考的PICA,傳達漳和學子對知識的渴望。社會領域—讓學生配合歷史課程,讓孩子在家動腦畫歷史桌遊卡、在課堂上分組合作動腦展創意心智圖。童軍課程—讓學生觀察、了解喜鵲的生態,並思考回收室的使用方式,進行該空間的美化實作。美術課—以回收材料製作PICA偶,並參考藝術大師的作品元素,繪製空間美化設計圖,並策畫一個「偶遇-偶域」展覽。
 

任務信


給正在思考讓自己變的更好的行動家:

當我們生活與工作的範圍越來越全球化,遇到的問題也愈複雜、愈難解決,如何讓自己在遇到問題時,採取最佳的解決策略,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是升上二年級之後,我們對自己的期待!期待自己變好,期待班上每位同學,一起共好。
但是,期待只是一種想法,只有付諸行動,才能讓想法實踐。因此,讓 809 的我們一起實踐「會動腦的 PICA 班」! 


任務一「歷史課」:
透過對歷史人物與事件的預習,將我們對閱讀歷史的理解,以桌遊卡創作方式呈現,和 PICA 鵲偶圖結合,製作成漳和特色桌遊卡。

任務二「童軍課」:
我們觀察、整理各種在校園生活中見到的鳥類,並以影片、照片或任何素材說出對鳥的感受,以動、靜態展覽的方式佈置回收室。

任務三「美術課」:
能延續七年級鵲偶製作的概念,運用你獨特的設計創作製作鵲偶,並寫下你當初製作此作品的原意與感想,創作偶遇/偶域!


委託人

廣達文教基金會   執行長  徐繪珈
新北市漳和國中   校   長  何文慶
新北市漳和國中   教師團  張素惠、黃淮鱗、劉貴雯

學生創意

★與同儕互動、合作學習的能力:
學習不再是自己一個人上課傻傻地發呆,而是和一群陪你找答案、跟你一起討論的過程。態度變得積極、教學氛圍變得活潑、快樂。


  


★上臺勇敢表達自我的能力與認真參與並傾聽同學報告:
為團體的榮譽,就算是顫抖的雙腳,也要站在臺上報告;演一小段戲讓同學更理解課程,就會編一段戲碼呈現。


    
 

★用不同的角度看同學,願意主動學習、分享知識:
站在客觀的立場,瞭解當老師需要考慮到每個人的接受度。

    

 

教學策略

在新嘗試的策略過程中,發現學生的潛力,隨著教師訂好規則、放手與信任孩子能做好的前提下,產出令人驚豔的作品,在潛移默化下主動學習與增長知識,加強了發表與創新的能力。
任務一:歷史科-在家預習畫桌遊卡、學生上課分組討論、實作與分組報告發表。
    

任務二:美術科-用藝術家的角度表現喜鵲,並以藝術大師的作品元素規畫空間。  
    
 
任務三:童軍科-了解喜鵲生態,並認識回收環保策略與方法、應用環保材料,美化回收室空間。
    
 

展覽呈現

「偶遇-偶域」展覽即將開鑼,作品展示的場地為「資源回收室」,為了讓每一區擁有不同的藝術感受,結合了草間彌生、米羅Joan Miro、康丁斯基Kandinsky Wassily、帕洛克Jackson Pollock等四位藝術家,並融合了禪繞畫與學生的創意思考進行布展,而運用回收媒材所製作的喜鵲偶,環保與藝術相結合,呈現各種姿態之美,讓資源回收室充滿藝術氣息,來到此地的同學不僅可做環保又可欣賞作品之美,將美感與情境相互結合成一幅美麗的畫作。 
    

    

    

    
 

展覽列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