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義市垂楊國小地處嘉義市西方,雖位居都會區,但社區老舊且緊鄰傳統市場,弱勢家庭佔全校30%以上,而在過去,學校以健體為發展主軸,漸漸造就體能優異,但缺乏人文氣息的孩子。近年來,全體教師積極於閱讀策略教學之精進,從孩子願意靜下心來閱讀,已漸漸看到成效。但是,總是覺得,孩子的主動性、積極度、以及藝術人文的陶冶十分缺乏,故申請廣達「設計學習」計畫,盼能由專業顧問團隊引領校內社群教師跨領域設計課程,讓學生在完成任務的歷程中,體驗學習、同儕合作、展現自我、享受『做中學』的樂趣,並將所得所學傳播出去,說給別人聽。這樣的過程,除了能達到深度有效的學習,更能達成我們想讓孩子『學習有方,樂在學習』的目標。
「見創作形式之微,感知藝術之美」
背景音樂:稻香(詞曲/周杰倫)
旁白:在翠綠稻浪中,蝴蝶飛舞,稻草人在陽光照耀下,盡責的守護主人的家園……
從以上的音樂與旁白來猜猜,這是哪幅名畫?
我們正在進行一場將視覺藝術、音樂、表演藝術統整合一的表演!從音樂與情緒連結來出發,在了解畫作技巧與感受後,將音樂與畫作結合,並且用肢體來傳達我們的感動。
在課程中,表達、聆聽、思考是我們最常做的事,透過不斷的對話與腦力激盪聚焦不同的想法,更希望在親身體驗藝術的美好後,能用戲劇的方式來將感動傳達給別人。我們希望孩子們能有更多元的美感經驗,體認藝術就在我們身邊,藝術能安撫情緒,讓生活更豐富。
本設計主題以課程為出發,考量到本校學生的藝文素養明顯不足,家長較不重視藝術與人文的陶冶,期許設計學習課程能夠讓學生透過參與,延伸主題內容進行探究與整合學習,學習歷程中遇到的困境亦能主動尋找解決的策略,進而解決問題,使學生的學習可以更完整。原本只設定六年級1個班,但這樣的課程如果能夠讓其他年段的班級一起進行,並且採混齡異質分組,相信對孩子們在學習上的各項能力培養會更有助益,因此由原本的一班六年級變成五六年級各一班,總計兩個班級的學生參與。
一從音樂欣賞結合音畫,讓孩子們看到親近音樂並不是只有樂器和歌唱,還有其他元素能夠培養孩子們的音樂欣賞素養。
二運用「蒙娜麗莎的微笑」一課進行閱讀策略教學,引導孩子們如何欣賞畫作,進而能夠從畫作中結合音樂,寫作與肢體律動創作出屬於自己的故事。
三公開展演,推廣藝文,並將展演內容後製成影片上傳學校網頁,分享給喜愛藝文的同好。
任務一:聆聽與創作(音樂與美術)
欣賞音樂,了解不同曲式,並透過音畫介紹,讓學生個人先思考、體驗,感受音樂與視覺藝術結合的方式,再進行小組共作,根據音樂內容,創作一個符合這首音樂的故事。
任務二:欣賞與詮釋(語文與資訊)
從課文(蒙娜麗莎的微笑)讀出畫作欣賞的重點、感受大師作畫的想法,並從文章中找各主角的關係,進行概念圖學習。教師提醒主題探究的注意事項,讓學生進行畫作資料蒐集、彙整、簡報製作,展現自己對大師作品的獨特觀點。
任務三:展現與分享(綜合活動)
學生根據自己的獨特觀點,發展劇本與挑選音樂,以「音樂劇」整合自己的學習。
盤點學生手上討論的內容與資料;思考展區可以如何分類(透過海報與便利貼討論發表)最後靜態展在學校的會議室(由學生規劃展區),動態展在視聽中心(持當月或可對獎發票,金額再捐給弱勢團體)發表及現場直播,並錄製成影片上傳網路讓無法參與的人觀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