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市泰山國小

無所不在諾可夢

改變契機

新北市泰山國民小學雖設有藝術才能美術班,但美術班學生少有機會參與策展的機會,而傳統教學方式也使教師教學遭遇瓶頸,為了提升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與強化策展實作經驗,泰山教學團隊期望透過「設計學習」計畫,促進教師教學專業的進修與專家諮詢協助,用以轉動師生的教與學。

情境任務介紹

 

「見角落之微,感知生命之美」
羅丹(Auguste Rodin)說:「這個世界不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美感是主觀的,美的感受雖因人而異,但形式上又有些共通的原則,透過從形式的觀察促成美的感受,是審美的重要體驗。「諾可夢」是「Nook monster」,意為「角落怪獸」,是生活周遭能讓人感受到「美」的神奇寶貝。學生在任務中利用數位相機、手機微距鏡等工具,在校園中實際「抓寶」,捕捉各種「諾可夢」的影像,更透過對影像的精細描寫,進一步深入觀察美感形式的起源。接著小組製作「諾可夢藏寶圖」,透過設計遊戲的歷程,增加學習動機並深化認知。最後,蒐集全校各年級的學生作品,讓小小策展人進行鑑賞、分析並挑選適合的展品,共同佈展,呈現給泰山國小全校師生一個關於「美」的展覽。 

任務信

嗨!各位神奇寶貝訓練師:

寶可夢風潮正襲捲全球,你是不是也躍躍欲試呢?除了寶可夢,你知道「諾可夢」嗎?諾可夢存在於一些常被忽略或是不起眼的角落,以多樣的外形存在著。
為了讓新北市泰山國小的同學們了解這些隱形的小傢伙,請你們策劃以「千奇百怪諾可夢(Nook Monster)為主題的展覽,並完成諾可夢藏寶圖,讓泰山國小的小朋友們也能一同發現生物的造型之美吧!


任務一
蒐集諾可夢的相關圖像資料,策劃一個前所未見的「Nook Monster」展覽。

任務二
實際進行探索,利用放大鏡、顯微鏡、數位相機等工具進行搜尋、觀察與紀錄,讓諾可夢現形,策劃一個前所未見的「捕獲諾可夢」展覽。

任務三
幫助小朋友更加認識諾可夢,了解諾可夢外形的多樣性,請策劃一個前所未見的「諾可夢藏寶圖」展覽。

Nookmon,Go!

委託人

新北市泰山國小 校   長 李順銓
廣達文教基金會 執行長 徐繪珈

學生創意

★思考與表達  

平時怯於表達意見的學生能以便利貼踴躍貢獻點子,進而樂於發表意見,角色逐漸由教室內的「客人」,轉變成為學習的主人。
  

★解決問題

在各階段任務中,學生透過「任務規準」管控任務執行的品質,不再完全依賴教師的指令,發展出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
 


★溝通協調

在整個過程中,小組為了解決問題,發展出解決矛盾及衝突的方式,培養溝通協調的能力。
  


教學策略

傳統課程設計模式大都是先設定明確的教學目標,讓學生遵循固定路徑達到預設的目的。設計學習則是以任務為導向,讓學生為了達成任務,自主發展解決問題的能力。在過程中,透過不斷的腦力激盪,讓思考擴散、聚斂,最終不只是達成任務,更能激發許多令人激賞的創意火花。

任務一「神奇的諾可夢」:學生以小組合作的方式對各種自然物及人造物外形進行美感形式分析,並歸納出美感形式的特性。
    

任務二「捕獲諾可夢」:學生們主動出擊,利用速寫本、數位相機、手機微距鏡等工具,在校園中實地探索、紀錄並拍攝校園角落中美好事物,透過精細描寫,進一步的觀察形式之美。  
    

任務三「諾可夢藏寶圖」:以「發現諾可夢」為主題設計藏寶圖,呈現各組對美感形式的趣味想法。
    

  

展覽呈現

展覽的場地位於本校「泰山藝廊」中的彩畫教室,由於展覽為期一週,在本教室上課的班級必須安排至鄰近美術教室上課,經過與其他老師協調,順利的可以在藝廊中展示。我們先規劃了動線,再分組將各區的展品進行陳列,為了呈現各展區的主題及特色,增加了各展區的主題及字卡,希望來賓參觀的時候可以充分感受到我們所要傳達的故事。            
展覽「無所不在諾可夢」分為四個展區,主題依序為「發現」、「一樣」、「不一樣」與「樂園」。「發現」區展示學生在校園中利用手機微距鏡拍攝的攝影作品及精細描寫的彩畫作品。「一樣」區是在全校各年級的學生作品中挑選具「對稱」及「反覆」特質的展品;「不一樣」區是具有「對比」與「漸層」特質的作品。「樂園」區則展示各小組製作的「諾可夢藏寶圖」。
    

    

    

    

展覽列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