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坪國小期望藉由「設計學習」計畫,延伸學生的學習觸角,並透過家鄉議題的探討,讓悠久的嘉義故事成為學習素材,翻轉師生角色、教室與社區定位。孩子們分組執行「任務」,實地踏查紀錄嘉義街道,將有形無形的文化資產以手繪走讀地圖呈現,各小組為自己獨門安排與設計的地圖當起城市嚮導,俱足背景知識侃侃而談,展現出全然的自信心。
嘉義,古地名「諸羅」,做為台灣第一個建城城市,至今已超過300年,在這歷史悠久的土地上,在人文、產業、景觀等轉變,皆有著許多故事;第二年參與「設計學習」的港坪團隊,帶領著四、六年級兩班的學生,讓學生走出校園、進入社區、市街,重拾家鄉珍貴的文化資產,探尋出屬於家鄉獨有的「堅持」,以老照片與搜查的資料,試著回顧嘉義過往,找出懷舊中「變」與「不變」的元素,接著透過自己獨特的眼光,找出這當中你最想替家鄉訴說的故事,並以攝影作品記錄下這些家鄉面貌,最後製作出一份深具個人化特色的走讀地圖,透過一張張主題意象鮮明的地圖,勾勒出屬於這群孩子眼中的「嘉」鄉古早味。
嘉義市是座建城三百年的古城,然而在社會變遷下,許多歷史記憶與文化正快速的消退。為了生存,即將消逝的產業及文物以「改變」找到了再出發的新動力;但也有些產業堅持「不變」,經得起時間的考驗,歷史而彌新;更有些顛覆了原有傳統的想像、異業結合,而找到跨領域創新的動力。因此希望你能透過家鄉巡禮的方式,找出「嘉」鄉的「古早味」,並經由策展的方式呈現對家鄉最初的感動。
堅持是一種懷舊,為感念先人的努力,而保留全部或部分原先的風貌。在這座嘉義的城鎮中,從許多熟悉的地方可以看得出嘉義歷史的足跡。請你透過諸羅古早意象攝影回顧嘉義過往,尋找懷舊中的轉變與堅持。
每個文物與產業在歷史演進的推動下呈現出不同的樣貌,而在這背後都有一個代表的故事與意義。請你依據拍攝的照片,說說這些照片所傳達的故事。
走在嘉義的街道上,看得到新舊交織歷史的軌跡,透過親自踏查,更能深入探訪、細細品味。請你設計一份家鄉走讀地圖,深化在地認同,找出古早與現代城市的關連。
「點子實驗室的課程可以讓我放鬆心情,而且還可以做我最喜歡做的事,用繪畫來表達我的個人意見。」
「我改變對嘉義的印象,原來嘉義有那麼多歷史與美食,以前總以為嘉義是一個普通的鄉村,但現在才知道,嘉義有許多歷史悠久的建築和傳承好幾代的美食。」
學生經歷了一學期「設計學習」策展課程,透過實際踏查、訪談、資料蒐集,再加上社會課的加強,學生們對於自己家鄉─嘉義的印象更加深化與有感,而為能更精準紀錄下家鄉的建築、人文產業,教師團隊與吳鳳科技大學合作,為學生上了一堂單眼攝影的課程,學習如何透過鏡頭捕捉生動的畫面,以作為製作走讀地圖最佳的素材。
「同組員都是自己選的,所以應該是好朋友,但是有些人雖然是好朋友,但還是不了解他人喜歡什麼,所以這次課程能讓你進步,也可以更了解對方喜愛什麼,所以到現在我和好朋友的友情才能那麼長久。」
「小組一開始想法不同的時候,我們一起討論自己的想法,從多方面的考量,下次嚴選,並輪流用對方的方法,學習更多值得學習的地方。」
學生四人一組,老師分享有一組同學為運動場上的好友,但因同質性太高反而在產出分工上不順利,意見不相容,更因大家各持己見,發生幾次爭吵,以致一開始作品十分草率甚至團隊有人想放棄,但他們想到這次主題核心是「堅持」怎能有挫折就放棄,在老師的引導與建議下,他們的重新調整心態,一步步微調地圖結構,最後也呈現出令人驚艷的作品。
「在找尋資料的時候,因為有一些地方或是古蹟查不到資料,也有一些不知道要怎麼寫,所以不知道要怎麼辦?我會去和我們同組的同學詢問、老師,這樣才可以解決問題。」
「小組分工,只要一個人不做進度就會變慢,因此大家決定猜拳來分配工作。」
各組學生們將所蒐集而來的文史資料針對家鄉特色,歸納出以「堅持」作為核心概念的各組主題,再進一步以各主題組別進行實地踏查,為了能如實畫下所要呈現的建築故事,在開始繪製地圖海報時覺得素材不夠,甚至在假日請家長陪同再進行一次拍攝與踏查,可見學生們執行任務的投入與積極。
「師生角色的轉變,學生變成學習的主角,學習更有自主性,所學得的內容會更深刻。教師雖然變成輔助學習的角色,但要準備的內容更多,因為要回應不同組別學生不同的需求;同時還要架構起學習的鷹架,讓學生隨著鷹架逐級而上,而不至於偏離主題。」
學生在資料的蒐集上,遠比想像的還多花時間,因為孩子的先備知識太少,導致一開始在討論時無法聚焦,只好利用學習單、點子筆記書、社區踏查、網路搜尋、班書共讀等方式幫助孩子一步一步建構對嘉義文史的基本認識,像是重新又上了一學期的嘉義歷史課;也加速了分組討論的順暢度。
遊歷一趟「嘉鄉古早味」特展,彷彿成為穿梭時空的旅人,飽覽古今嘉義人文、產業的堅持與轉變。以「歷史的記憶」展區出發,透過學生精心設計製作的走讀地圖、閱讀著用心撰寫的資料,看到不同時代先民們在嘉義所留下的歷史建物,回憶當年風華;「世代的傳承」展區,可見嘉義傳承多代的古早味美食、與做為「野球故鄉」的嘉義棒球故事;「翻轉與蛻變」中,學生標記出因在地人們經營、修復而重新賦予古蹟、歷史建築新生命的空間,老屋新生各有其特色與生命故事,最後「懷舊與創新」展區,學生化身藝術家,以在地具代表性的交趾陶、木材等懷舊素材,透過新型雷雕技術、發揮想像力,創新出各式各樣的藝術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