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市仁美國小

夢想反斗城

改變契機

「從被動變成主動,從服務變成準備」,今年的仁美國小透過「設計學習」計畫,結合2030年具未來感的主題,帶著學生們「玩」出用「創意」打造一個當自己年老之後想要過的生活想像。想像未來對於孩子來說似乎太難,但如果將自身的元素投射進去後,就多了一點動力、真心,更多了有意義的想像力。學生們藉由認識進而到需求的探究、以藝術形式結合科技運用,堆砌出一個「超療癒」的夢想之城,在這個想像世界中,實現腦中的夢想

情境任務介紹

 

「變老」是每一個人都會有的經歷,特別是往現代醫學、科技發達的未來,我們可能都會活得比想像中的久

但,對於「老」及「變老」這件事,究竟了解多少?你是否觀察身邊的年長者,或是自己曾想過,老年生活會遇到的問題有哪些呢?行動不便?還是身邊的子女、朋友不在身邊,而一個人必須忍受寂寞?該如何維持著生活品質?這些種種的大哉問,成了此次仁美國小「設計學習」計畫的任務挑戰

團隊們為了讓學生對於議題更有感,透過安排參訪社區藥局的「樂齡專區」、穿梭時空穿戴「彭祖包」教材,體驗老人的身體狀態、了解長輩的需求,再從中分析思考,並發揮想像力,運用科技設計創意商品來協助年長者面對環境及老化的各種問題,為長者及未來的自己創造一個更樂活的2030年生活
    

任務信

各位未來夢想家:

變老,是人生必經之路,特別是在醫學科技愈加發達的未來,我們會活得比想像中更久,當然也期待能活得更好。然而,你知道「沒有準備」的老年生活會遇到哪些問題嗎?可能行動會變得緩慢,甚至失去行動力;可能兒女外出求職,建立新家庭;可能年輕時的朋友陸續的離開,只剩下你一個.......,即使如此,也有些銀髮族活出了自己的「慢老」人生。根據2019年天下雜誌的訪談,日本84歲的宮若奶奶剛剛開發了手機遊戲登上蘋果論壇,Bobpob夫妻退而不休成為時尚網紅。想想看,當我們變老之後,是準備面臨因為居家安危而被迫離開家園,因為一個人老去而必須忍受寂寞,因為行動不變而將就品質低落的日常;還是準備成為生活自由的主人呢?
當世界改變的周期愈來愈快,老年人對於改變的適應力卻變得緩慢,你認為2030年會是什麼樣子呢?如果,真的可以從現在看到未來的世界,那麼,我們預見的未來:生活的環境是否會更加惡化?資源的取得是否會愈來愈少?少子化和高齡化的現象是否會日益嚴重?不論未來即將面臨的是多大的危機或考驗,相信人工智慧時代,資訊科技的發展也會更加進步,並且與生活密不可分。所以,你們必須坦然面對並提前做好準備,從擁有極佳適應力、豐富想像力,勇敢探究的實驗精神,學習合作啟動一個前所未見的「新可能」,成為改變世界的「未來夢想家」!

任務說明:

這學期,仁美國小與廣達文教基金會建構課程合作計畫,招募各位未來夢想家發揮你的想像力,運用生活科技來協助銀髮族面對環境變遷與克服老化的限制,進而能夠自主營造充滿樂趣的生活型態,並將你所規劃的「如何玩出銀髮好生活」製成模型作品,共同策劃一個「前所未見」的「2030年的老玩童」特展。期待在2030年的未來,給我們現在身邊的長輩、給未來也會年老的我們,實現一個前所未見的玩樂好生活。

 

委託人   
台中市仁美國小   校長       張永雄
廣達文教基金會   執行長    徐繪珈

學生創意

★展現在思考

「我覺得策展課程讓我知道我的能力不是有限,而是無限。讓我的想像力可以被開發,不會只是顆停在路中的石頭。」

「我覺得寶可夢手遊很適合銀髮族,因為寶可夢讓玩家踏出家門,把走路變成一種遊戲,也是一種運動。」

「在查資料做功課的時候,需要找很多資料,先把所有有關的資料找出來,然後再做篩選。」
 

學生們從自己的點子筆記本封面製作開始,用文字、色彩來表現想法,展現創意及思考;課程任務中為了對於未來的老年生活有更多想像與認識,透過大量文本的閱讀,蒐集認識年長者的故事,如何因科技產品而活出不同老年生活;各組透過「玩」的概念,創意發想討論出適合銀髮族的想像虛擬商品
    

★展現在表達

「這個課程讓我有些感動,因為老師讓我們可以學會怎樣設計東西,老師會用課程設計、評量方式、學習協助和學習提示來幫我們。」

「我學會更容易抓到重點,也比較不會不敢跟別人表達我自己的意見。」

「這一年的學習,我從害怕到有自信,從隨便到認真,從困難到有興趣,從任務信到夢想反斗城。」
 

在執行任務的課程中,學生們創意展現在表徵的靈活運用上,例如點子筆記本中,以風箏作為創意點子馳騁、發想的圖像意涵,充分具有想法、想像力及價值。也在執行任務討論的過程中、撰寫筆記書的內容時,學會用不同的表徵(數學式、流程圖、文字)來表達想法。而口語表達能力也從逐字念稿,逐步發展出小組發表、與觀眾互動、討論模式
    

★展現在行動

「身為展區策展人,我每天的早休和午休都要去特訓,連假日都花了差不多六個小時的時間做簡報,每天都得絞盡腦汁的思考天馬行空的展名。」

「上完點子實驗室的課程後,我可以知道現在的老人需要什麼,並把它設計出來。」

「我覺得之前遇到問題,並不會去找答案,但是現在我遇到問題我會問老師、上網找答案。」
 

老師要求學生的歷程作業繳交方式包括紙本或電子檔。部分的學生選擇用電子檔卻卡在不會使用電子郵件,相較於課程開始時的被動放棄,學生在經歷一學期的任務後展現多元的求救及問題解決行動力,這都是在任務中非常可貴超出任務的學習
    

  

教學策略

    重新把學習焦點放在關鍵概念上,我們不教銀髮族的需求,我們體驗銀髮族的需求,希望透過同理心,能去思考設計作品的對象需求;但學生少了成人真實生活的經驗,就少了一塊生活的同理,連天馬行空的想像都顯得困難。「因為看見,所以放下」,任由學生去玩出「自以為是」的需求。回到了創意,回到了對於自己老後的想像,重新思考作品的誕生。

為了能實作出符合未來老年生活需求創意商品的模型任務中,團隊老師課程的安排層次從當一日老人,透過彭祖體驗銀髮族群老化會面臨的困境,到進行文本的閱讀,從高齡者的故事中看到需求與期待,接著實際參訪社區藥局的樂齡專區發像未來產品的可能性。為了要實際做出具科技未來感的商品模型,從認識科技、產品定位到繪製設計圖、實際製作,教師團隊善用規準,學習從產品聚焦並規範產品的內容,也透過小組間的腦力激盪,設計出包山包海強大功能的產品。在策展任務的課程中,也經歷分類、命名,並透過策展自學的流程,學習用策展人的角度看展覽
    

  

展覽呈現

如果,兒童的天堂是「玩具反斗城」,那麼,銀髮族的天堂會是什麼呢?透過這樣的思維,在這次的策展任務中,仁美師生為觀眾建造一個可玩、可分享、可實踐夢想的空間-「夢想反斗城」特展。「反斗」是指顛覆、創意和頑童的意思,而這是一個帶領長者夢想起飛的展覽,從「夢想航道」出發,看見這一整學期學生們的策展學習歷程,遊歷三大友善、夢想的長者城市:「時光飽盒」、「任意法堡」及「孩擴天空」,我們看見學生們從認識長者到體驗長者需求,創意發想出如逛街機、3D食物列印機;攀岩機、行動水彩盤;智能休閒屋等7種充滿想像力的商品設計,傳達出學生們展望未來的期許
    

    

     

教師發表

分享影音檔

 
展覽列表
TOP